不行!
海瑞暗暗对自己说道!
统筹处这样纵权敛财、乱国害民的机构,坚决不能让世子再待在里面,必须铲除掉。
必须把世子从可能要滑下去的邪路上拉回来,让他成为大明中兴明君!
海瑞暗暗握紧拳头,下定了决心。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我们虽然做不到像先师圣人那样,但是你一点光,我一点光,千千万万颗赤诚之心,终将汇集成一轮太阳,照亮大明。”
看到海瑞还要争辩,朱翊钧笑着说道:“刚峰先生,今天我们不是争辩,只是讨论交流,探讨利国利民的举措。”
海瑞看着有十二三岁孩童一般高的朱翊钧,一时愣住了。
是啊,我干嘛要跟一个孩子争得脸红耳赤?
朱翊钧乐开了花,这就是年纪的优势。
争辩不过你,我可以耍赖啊。
朱翊钧微笑地说道:“刚峰先生,无妨无妨,我们都是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在黑暗中摸索,试图摸索出一条利国利民的道路来。
出海打渔,也十分地辛苦。可是人也不能光靠吃鱼为生。拿鱼换粮食,附近都是一般的生景,谁给你换粮食?”
海瑞絮絮叨叨地说着。
朱翊钧点点头,非常赞同。
有意思吗?
海瑞讪讪一笑,拱手道:“臣失礼了。”
海瑞涨红了脸,直着脖子昂然争辩道:“所以朝廷要抑强扶弱,打击豪强兼并土地,给贫苦百姓一条活路。”
朱翊钧反问了一句:“有用吗?从汉武帝到现在,朝廷抑强扶弱上千年,抑住了吗?扶起来了吗?”
“那很清楚海岛以及海边的生活。”
海瑞不知道朱翊钧问话的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知道,非常辛苦。海岛多山少田,夏秋又多风暴大雨,运气一不好就一年的收成全无。
海瑞有点摸到朱翊钧的意思,“殿下的意思是把这些生计艰难的百姓,召集起来,用为工人?”
“是的。老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有口饱饭吃,有衣服遮体挡寒,一家老小不至于忍饥挨饿,什么苦都能吃。
男耕女织,谁不想啊,可是你得给他们足够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