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恪:本王真不想要你们钱,求求你们别送了(1/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1章 李恪:本王真不想要你们钱,求求你们别送了(1/4)

    皇宫里。

    李世民这两天是笑的合不拢嘴,原因有两个。

    其一,左骁卫大将军段玄志传来八百里加急,说是大唐五万大军,已陈列吐谷浑边境,派遣唐使者,给吐谷浑可汗伏允下最后通牒。

    “要么纳地投降,要么大唐天兵降临,屠灭尔等逆贼。”

    不过,双方还在谈判中,但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这一仗必须打!

    不然,不足以彰显他天可汗的威严。

    其二,儿子坑了长孙无忌一百二十万贯,他得来了一百一十万贯,这次大军出征的钱是够了。

    不过,李世民一直在警惕,生怕这个儿子杀个回马枪,跑到皇宫闹事情。

    或者又去给太上皇告状,这样的话,他很难做。

    不过,儿子倒是识相,竟然没有前去寻他的麻烦。

    不过为了儿子的安全,他还是派遣了暗卫统领李恕暗中保护,他不想再一次看到儿子被那股神秘力量给盯上了。

    同时他也在寻找机会,一旦那股神秘的力量再次出现,他必将倾尽全力剿灭之。

    他心情不错,批阅奏章的速度就快,而且对群臣上书的奏章,批注也写的很好,很亲切。

    比如,蜀地刺史秦克儒在奏折中写道:“陛下,近来龙体可安康否,蜀地今年春种已完成,预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臣斗胆请求,让蜀地引进桑树,种桑养蚕,以增加农户的收入……”

    因为自从武德九年至贞观三年,外有突厥入侵,内有灾害不断,唯有蜀地连年丰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不少贡献。

    经过朝中三省研讨,最后他下令,整个蜀中,只能种植粮食,不得种桑养蚕,以保证关中和山东粮食的供应。

    如今外敌已除,自从贞观三年开始,即便是关中和山东,也是连年丰收,百姓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于是他批阅:“爱卿所奏,正合朕意,朕兴之,允爱卿决断。”

    以前他可不写这么多字,最多就四个字:朕知道了。

    接着又翻开一份奏章,是魏徵上的折子,于是他将折子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这厮写的东西,能把人活活气死升天。

    但又想起了他对群臣所说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就是他人生的一面镜子,看看也无妨,大不了少吃一顿饭,节约一点粮食。

    于是他

本章第1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