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好奇,是很多人都好奇。”
宇文君在书院里名不见经传,虽喜欢去书库阅读典籍,可康长治这些人自然知晓,书库里的书,并未记载着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学问往往只有少数人掌握。
稚嫩的童声有条不紊的宣告着成绩,有人欢喜有人忧,后面三十二位的人,在各自老师的带领下,黯然离开了湖心小筑。
留下来的人,则面面相觑。
多数眸光望向了宇文君这里,有人怀疑,有人好奇。
康长治缓步走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宇文君,温和笑道:“我听说过你,你遛狗的时候,我也在远处见过你。”
“顾雍先生性格古怪,收你为徒,自然有缘由在其中,具体是什么缘由我也不清楚,不过据我所知,顾雍先生对于文采词赋,并无研究,一身修为倒是隐约有白鹿书院第一人的倾向。”
“他不可能在短时间里面让你的文采如此出众,你没有名师指点,怎么可能会取得这般好成绩,我以为,你就算可以通过文试,也在二十名以后。”
关山海瞥了一眼小书童,故作嗔怒道:“一边儿玩去,别在这里烦我。”
两个小书童看师祖发火了,赶紧屁颠屁颠的溜了。
陈年往事,大概就是关山海的年轻的时候,有位年轻的姑娘找她帮忙,他碍于世俗礼法没有帮忙,结果那个姑娘后来嫁给了别人,他悔之晚矣。
至于景佩瑶无需多言,取得这样的名次也是理所应当,而柳青华师从于李秀年,位于十六位,也在情理之中。
被这么多人看着,宇文君有些不太自然,对着众人微微鞠了一躬。
“景佩瑶,宇文君,并列第二。”
“……”
“他给柳青华帮忙,我也看在眼里,之所以沉默,是因为我想到了一些陈年往事。”
书童挤眉弄眼的看着关山海,好奇问道:“师祖,到底是什么往事,能让你这么古板的人都网开一面?”
等候的人们,依序列在一起,静候佳音。
宇文君,景佩瑶,柳青华三人站在最后面,并不想往前面凑。
“宋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