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点感慨,把手机递给了他,“要不您上网查查?你想看的网上都有。”
高祖狐疑的摆弄着手机,一脸不可置信的问我,“就这么个小玩意,真啥都有?”
我点了点头,“嗯呢呗,图书馆都没它知道的全。”
他摆弄了好一会儿,感觉有点焦头烂额,最后索性把手机扔到一边,特别尴尬的跟我说起了家里的过往。
当时我不知道是咋回事,还以为他对现代社会有啥不满呢。
后来我才知道他没学过汉语拼音,更没学过简体汉字,手机对他来说就跟砖头没啥区别。
毕竟鬼魂再厉害也不能使用语音输入不是。
他跟我说,我们家曾经是个名门望族,一家子小一百口,颇有资财。
他学习也好,甚至还上过大学,好像叫什么京师大学堂,就是现在的北大。
这给我惊讶的跟个什么似的,难怪我学啥都快,原来在根上就有天赋。
可想想现在,好好的名门望族没落了,近百口的族人就剩我一个,就连学习的天分也没剩多少,努力一大顿连个编制都考不上,最终成了编外之外的特情。
估计我现在住的小平房,还不如高祖家里茅厕。
高祖见我情绪不对,连忙安慰,“别丧气,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谁家还不出几个败家子?”
“这......”
讲真,他要不是我长辈,我高低得骂他两句,这是安慰人吗,简直就是往我伤口上撒盐。
不过话说回来,估计我嘴欠的特点也是遗传自他老人家,这东西随根。
他又告诉我,当年学生运动闹得沸沸扬扬,鲁迅先生那句‘我以我血溅轩辕’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于是毅然决然的投身于学生运动之中。
只可惜,当时虽然声势浩大,却终究抵不过军阀手里的枪,他也在那一天死在了北平街头。
我上下端量着他,难怪他老人家穿了一身民国时期的学生装,原来真是个进步青年。
“那您老人家啥时候没的啊?”
高祖抖了抖手,估计还想给我一巴掌,“你就啥都不知道吗?1919年5月4日,北平街头......”
我一拍脑门,好家伙,竟在这等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