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一口气道出了真正的理由,他原本不想在刘璋面前讲述袁术这位四世三公出生的贵公子的不是,毕竟他的身份,不足以点评袁术这位后将军。
“袁公路真乃冢中枯骨。”刘璋说出了历史对袁术的评价。
比起袁绍这位袁氏继子,袁术这位真正的袁氏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袁绍能鹰扬河朔,压得曹操喘不过气来。袁术这个废物却只会倒行逆施,残害百姓,临死前连蜜水都喝不上。
‘冢中枯骨。’董和听到这话,喃喃了几声,眼前一亮,这个比喻真是十分恰当。
他举起酒杯向刘璋示意:“使君所言恰如其分,当浮一大白。”
两人对饮了一杯,在对袁术这个暴徒进行批斗,有了共同的敌人,两人的关系拉进了一步。
接下来该谈正题了。
刘璋也同样看到了庞阙带来的董和,他起身,拱手问道:“可是董幼宰先生。”
董和闻言后疾步走到刘璋前方数尺的地方,施礼道:“南郡董和,字幼宰,见过刘使君。”
就在董和想放弃这次等待,打算去找找门路,他听说益州治中从事王商喜欢举荐贤士,或许他应该先去王商府上拜见,让王商帮忙引荐下,在这里枯等刘璋召见也不是办法。
这时一位机警的少年站在门口的阳光处,对着在等候的众人问道:“哪位是董幼宰先生,使君召见。”
在周围人群艳羡的目光中,董和用着平缓的速度起身,向着少年拱了拱手:“在下正是。”
董和跟着庞阙穿堂过户,他有些疑问,跟着这位少年,他没有走在去州牧府会客厅的路上,穿过一道门后,亭台楼阁,池塘烟渚,这是州牧府的后院。
益州牧刘璋是要和他在这里会面吗?带着疑问的董和并没有去询问带路的少年,而是安静的跟着。
拐过一处假山,董和看到了他此行的目标,坐在亭台中的益州牧。
他本意是不想来求见刘璋了,毕竟这位新任益州牧的名声有点不太好,听说为人有点软弱,良禽择木而息,这位益州牧并非梧桐,按名声只能算个柏木。
但宗族现在的境遇容不得他闭门读书,漠视仕途。
袁术。想到这个名字,董和只觉一阵痛恨。
随后董和在少年的指引下前行。
庞阙指引着董和,穿过前堂,走向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