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咱何曾不想改革,但现在的大明根本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啊。”
“父皇……”
朱标看着已生出许多白发的父皇,倍感心疼。
朱元璋摆了摆手,“放心吧,咱一定会在活着的时候,帮你扫除所有障碍,让你上位后,安心搞改革。”
朱标吸了吸鼻子,凝噎道,“儿臣无能。”
“哎?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就是有些时候呀……这心肠太软。”朱元璋扶起朱标,顿了顿,“不过李青这个小改革,影响并不算大,可以实施。
你回头整理一下,午朝上个折子。”朱元璋叮嘱道,“记着,要技巧性透露给文臣,提出策略的是李青,让他遭人记恨。”
“父皇……”朱标有些为难。
“以后你上位改革,身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能力,又绝对信得过的人。”朱元璋不悦道,“就按咱说的做。”
“儿…儿臣遵旨。”
他知道,朱标这是在帮他,把一道辩论题,直接改成了选择题。
同时也明白,此刻若是再狡辩,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朱元璋反感。
得到允准,两人联袂走进大殿。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太子千岁。”
“平身。”朱元璋放下奏折,看向毛骧,“那位李先生呢?”
李青硬着头皮跨前一步,拱手道:“回皇上,指挥使大人说的是,臣就是那首词的创作者。”
“李青。”太子朱标抢先‘发难’,“且不说你的那首诗词如何,单论你以诗词暗喻影射朝廷,也是大罪一条,你可知罪?”
“我……”李青本能的想喊冤,突然想起马皇后的话,到嘴边话又给咽了下去,撩袍拜道,“臣知罪,臣惶恐。”
“本宫教不了你。”马皇后摇头,“这首词是你作的,最终的解释权在你这儿,给你看这些,就是为了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至于如何应对,就看你自己的了。”
“呼~”李青点头,“谢娘娘告诉臣这些。”
马皇后见他很快恢复镇定,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笑问:“可以针灸吗?”
“回皇上,臣已将李先生带来。”毛骧恭敬回道,“那首词的作者,正是微臣属下的李青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