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他想的只是如何赚更多的钱,可就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时代真正的大行情。
香江回归是大势所趋,而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中既有期待,又要纠结,还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而与此同时,国内多年来在国际上的形象,对外国人来说,和强大的苏联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陈青峰和三伯刚刚谈到了兴头上。
可就在这时,董公馆的电话就响了。
这么晚了来电话肯定是紧急的事情。
不过很快,外面就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阿峰,内地的同志找你!”
陈青峰听了之后立刻和三伯一起转身离开套房,
“陈青峰同志吗?”
“是!”
“陈思渡同志在不在?”
“也在!”
陈青峰听到这里连忙打开笔记本,打算把这段内容记下来,毕竟这是上级的重要批示。
“第一,不能使国家的利益遭受损失,同时也要继续发挥之前的经验,争取更多的资金,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第二,必须给爱国港澳同胞以力所能及的支持,尤其是在港澳同胞需要帮助的时候,绝不能袖手旁观!”
“第三,要最大化的争取在港的经济利益,扩大大陆在香江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啥?要是我,我也不愿意让……九龙码头资金流充裕而且位置又好,将来还可以发展成地产项目,跟中环隔海相望,想象力那是很大的!”
“侬都没有讲到点子上,握着这些关键的基础设施,英国佬想什么时候搞事都可以,今天香江崛起了个船王董津云,我就收伱的租金,吸你的血,吸到你承受不住的时候,我就出资收购你的航运公司,董家的生意做的再好,没有码头,生意早晚都要成英国人的,所以侬舅舅才这么想拿下九龙码头……”
“要我说的话,肯定先从九龙巴士开始……”
“为啥子是九龙巴士?”
“因为现金流充裕,起码不会亏!老百姓每天都要做巴士吧,这样的公司已经形成了垄断,根本就不会亏!”
“侬不要讲空话大话?这把火到底要从何而来?”
“这……”
“侬晓得为啥子港商不愿意让出九龙码头吗?”
“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