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大服装面料,采购商给出的要求,陈青峰所交的货必须达到600蓬以上的数值。
这个数值已经不低了,按照国内专家翻译出来的资料,给出的解释,全球羽绒行业最高等级为1000蓬,而要达到这个质量标准,几乎已经是羽绒服行业的信仰。
当然一分价钱一分货,600蓬以上的数值的羽绒制作出来的羽绒服,品质轻盈,保暖效果好,绝对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
……
机器轰隆的工厂里,陈青峰跟着车间主任一起视察这里的情况。
陈青峰扯着嗓子在对方的耳边大声的说道:
“对方的要求是600蓬,这边的良品率怎么样?”
“放心吧!我们保证按时交货……”
“能让我看看你们的样品吗?绝对不能出任何的纰漏,否则整批货都会被退回来的!”
陈青峰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工厂,不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儿。
要知道外贸行业有一個经典的案例,就是因为断了一根针,退回来了整批货。
据说当时交货的服装厂差点因此倒闭。
原因就在于工人缝制衣服的时候,因为缝纫机断针留在了衣服里,最后这枚断针被收货方抽检的时候,检测了出来,于是整笔订单都被取消了。
所以陈青峰绝对要严把质量关?
不过好在沪上外贸总公司向各工厂下达生产任务的时候,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这批货是用来出口创汇的,是为了给国家换取经济建设所需的珍贵外汇偿还外债的,谁要是影响了交货,谁就是罪人,于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
连续几天,陈青峰接连跑遍了沪上周边,湘省以及两广沿海地区的羽绒加工。
而上面为了方便他的工作,甚至还动用了空军的关系,这让陈青峰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而此时他的干劲儿也被鼓舞了起来。
自己通过倒卖荔枝赚的那笔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定论。
不过对于陈青峰来说,这已经不重要了。
80年代初期,各种政策让人捉摸不定,与其在这个时候冒着投机倒把的风险去做个体户。
不如好好的利用国家的平台,结交自己在商界以及外贸行业的人脉。
所以陈青峰这几天一直按照三伯的要求,工作就是要好好工作,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创造外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