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朱元璋已经对冯胜放心了,但是朱高煦那個好五叔却私下从开封跑到了凤阳,并在那里私下面见了冯胜。
冯胜的姻亲势力已经遍布中原、云南、西北等地,如果朱橚有意在朱元璋百年之后自立,那恐怕后果会比晋王朱棡加傅友德的威胁还大。
“明初的局势,比我想的还要复杂……”
朱高煦看着戒备森严的宋国公府,心里感叹之余,也不免暗骂自家的那群好叔叔。
如果他们安分守己,那即便勋贵和藩王的姻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体,朱元璋恐怕也不会动手。
结果他们大多数不仅残暴,还偏偏人也不安分。
到最后,他们一个没死,与他们姻亲的勋贵倒是死了一大批。
朱高煦了解了一下,与藩王及郡王结亲的勋贵之中,仅有徐达、吴良、汤和等寥寥几人算是善终,其余诸如蓝玉、曹兴等人都被卷入了蓝玉案中,自己被杀,子嗣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
这其中除了蓝玉是因为直接挡了朱允炆的路外,其它都是因为朱高煦的那群好叔叔。
“好在我对他们没什么感情……”
朱高煦望着黑夜中的宋国公府,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轻蔑。
往往错身间,两方官职最高的将领眼神对视,微微颌首便算打过了招呼。
走到最后,朱高煦已经看不到任何一名官员,宽阔的街上空荡荡的,只剩下了间隔百步的巡夜兵卒。
“日后按点集合,按点班值。”
话音落下,他也走到了队伍侧边,与王俭一起带队前往宋国公府。
这期间,王俭没有半点露怯,显然这次的提前集合不是他安排的。
一条护城河,几乎隔绝了百姓和官员们办公处事的地方,除了卯时城门大开的时候他们会走这里借道外,其它时候的他们,便只能老实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窸窸窣窣……”
此刻的天色已经昏黄,太阳也渐渐要尽数落入城墙背后,戌字百户的兵卒们继续向着宋国公府前进,路上也能遇到其它上十二卫的兵卒。
西长安街上到处是散班回家的文官和武官,他们路过瞧见朱高煦时也会隔着老远作揖。
显然,尽管朱高煦不曾与他们相识,但他们却已经知道了朱高煦的身份和模样。
“在这四通八达的南京城里,果然没有人能有秘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