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金陵街坊(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章 金陵街坊(2/3)

商铺的装修和构造要简单一些。

    比如,里坊的屋顶采用平顶,梁檩椽搭建好后,上一层苇帛,覆盖灰渣,工人捶打结实后,便会在周边垒好凸沿,开排水口,安装滴水。

    这些房屋的瓦口通常朝向自己院内,朱高煦询问了一家起得早的首饰店家,他们说这意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听着这话,朱高煦笑了笑,没多说什么,只是走出里坊,继续在中正街闲逛。

    兴许是时间已经不早了,所以在他从里坊走出来后,街道上的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开张营业。

    毕竟是农耕社会,因此南京城的临街商铺多以服务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为重点。

    中正街两侧店铺,朱高煦一路走来,看到的店铺数不胜数,但行当基本以布庄,弹花房,米店,药房,小旅馆,杂货铺,典当行。

    当然,除了这些,开门最多的还是小吃店。

    洪武年间内城管理严格,像外城那样随意摆放的小吃摊是很少见的,城内多以店铺为主。

    朱高煦走进了一家“刘记铺子”,里面贩卖的主要是面食和馄饨、小笼包、蒸饺等食品。

    朱高煦点了一碗棋子肉臊面,再点了两笼蒸饺、小笼包,然后就坐在店内的椅子上,静静打量起了人流量逐渐变多的中正街。



    只是这样的躺平没有持续太久,当晨钟被敲响,他也不紧不慢的起身开始洗漱。

    过了半个时辰,他总算收拾好了一切,从屋里的钱箱取出半吊钱后,他便出门来到了西长安街上。

    



    等擦拭结束,甲胄变干后,他才用另一条抹布上了一点油,在甲片之上做好了保养。

    这一切做完,他才将甲胄放到了甲胄架上。

    由于在颖国公府的时候吃了饭,所以他倒是不饿,举着台灯便来到了院子。



    “晨钟应该还没响,躺一会再出门吃个早饭吧。”

    躺在朦胧的屋里,这一刻朱高煦倒是有一种回了老家的感觉。

    似乎也只有这种时候,他才能放心的躺平。



    不过当他们知道朱高煦的身份后,他们便纷纷告罪,双手将铜牌递回,满脸紧张,生怕朱高煦斥责他们。

    这些举动,让朱高煦进一步对自己的身份有了了解。

    在这大明朝,他未来郡王的身份就是高人一等,是阶级金字塔的顶端。



    厨房内有都督府备好的柴火,他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