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吧!’
李象是打心里不想牵扯上这朱雀街命案,不仅是因为这案子破起来难度很大,而且牵扯到外邦之间的战争,并且这都已经半天过去了,连凶手影子都没找到。
更为主要的是,这活特么有生命危险!
孙伏伽就是最好的例子。
C位之上的李世民,目光扫了眼侯君集,接着用指尖规律性点着扶椅,似是在衡量其中利弊。
这时,晋王李治在得到长孙无忌眼神示意之后,站起身来,一脸正色。
“父皇,儿臣觉得王兄和陈国公所言甚有道理。”
“百济主使在我大唐被杀,而且还是在朱雀街之上,尔后我朝主办案件的大理寺卿遇袭重伤,此事简直是辱我大唐无人!”
“关乎我大唐国威,关乎父皇天可汗之圣名,若能够由天家儿孙出面主办,既可表明父皇之决心,也可彰显我朝之重视,方才能安定人心,堵住悠悠之口。”
“倘若父皇对敦煌郡公的能力不放心。”
“儿臣愿代为检校大理寺卿,主办此案,为父皇分忧!”
李象瞄了眼一脸‘为父分忧’的李治。
‘妈的,狗比玩意。’
李治这么一出口,便是在说他李象不愿意为二凤分忧,还顺便在二凤心头种下了一枚‘李象能力不行’的种子。
‘小阴比。’
‘从我入殿到现在,就没人问一问我案子的进展怎么样了?亏我还在半路上跟那主簿对了半天进度。’
‘果然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做领导的永远不看过程,就特么盯着一个结果。’
“何时学的医术。”
二凤原本很是严肃的表情,在看见李象入殿之后,尤其是看到李象身上和脸上沾染的血,表情顷刻松展了下去。
‘总感觉被摆了一道。’
‘刚才这帮人讨论了个什么玩意?’
心头琢磨着,李象已经来到殿中,叉手行礼,道:“大理寺少卿李象,拜见陛下。”
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这是李象来到大唐之后,从承乾植物那里学来的最为重要的知识。
“李象,朕听说你救了孙伏伽的性命,为朝廷救下一位能臣,这可是大功一件。”
“召敦煌郡公入殿觐见…!”
这时,唱名声响起。
李象想罢,整了整这身绯红官袍,顺手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