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常规军备(2/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百二十七章 常规军备(2/4)

    当然,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核武器领域的竞争已经没有可以发挥的空间了。

    问题是。中德的冷战局面并没有因为核武器不再增加而得到改善。

    更重要的是。中德间的军备竞赛并没结束。

    正是如此,顾祝同才开始在常规武器上做文章,即把军备竞赛由核武器转移到常规武器领域。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决策。

    虽然中德间的冷战关系,使得大战后的每一次局部战争都有演变成中德全面战争、也就是世界大战的风险,某些时候一些热点问题都有可能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比如在在一九七三年,菲律宾爆发所谓的民主革命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立即宣布承认菲律宾非法政权并且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在一九七五年秘密向菲律宾部署配备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导致中国在当年年底出动海军全面封锁菲律宾,并且拦截向菲律宾运送导弹的德国船只。由此引发了菲律宾导弹危机。在这场危机最为紧张的时刻,中德领导人都进入了战略避难所,而且随时准备向对方发起毁灭性打击。但是这些危机全都获得了化解,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三十多年间没有发生一次直接冲突。更重要的是,在任何一场局部战争中,只要某个超级大国直接介入,另外一个超级大国就会竭力避免直接介入,最多只是以援助方式为对手制造麻烦。

    显然,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就是,即便在核武器的毁灭阴影之下,常规武器依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工具。

    此外,从政治上讲,任何一场局部战争的胜败,都对中德的国际威望产生了影响,也就对冷战局势产生了影响。

    显然,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不可能在局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因为这会产生不可收拾的局面,甚至会直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此一来,决定局部战争胜负的,依然是常规武器。

    也就是说,中德在常规武器领域的竞争,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说得简单一些,加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常规武器更加先进,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就更有可能在局部战争中取胜,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影响力与势力范围,也将随着这些胜利也得到扩张。相反,如果中国的常规武器更加先进,那么中国也能够通过一场场代言人战争来压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势力范围。

    当然,中德间的常规军备竞赛早就开始了。

    拿空军来说,在大战结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凭借在喷气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