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我行我素(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五十章 我行我素(3/4)



    对此,冯承乾甚至难得反驳。

    实战会证明,煤舱提供的那点额外防护根本顶不上新式动力系统减重带来的好处,因为动力系统减掉的重量,完全可以转移到装甲防护上,从而增强战舰的综合防御性能,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当然,“赫尔戈兰”级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战舰。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建造的时候没有采用三百五十毫米舰炮,前两艘甚至使用了双联装炮塔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缺点,即水平防护严重不足,其关键部位的水平装甲厚度还不到五十毫米,仅具有防弹片的能力,次要部位则没有水平装甲。虽然冯承乾知道增强水平装甲防护的重要性,在未来海战中,炮战会越来越远,因此主炮炮弹末端弹道的倾角将大大提高,没有厚实的水平装甲,就难以在远距离炮战中抵挡住敌舰打来的穿甲弹,但是在二十世纪初,主力舰的观瞄系统还不过硬,炮战距离仍然较为有限,而且严格的经费控制限制了战列舰的排水量,在保证了主装甲带的厚度之后,就很难增强水平防护,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期改进上。

    “赫尔戈兰”级造成的最大影响,在英国皇家海军身上。

    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英国国会在批准了“无畏”号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之后,仅批准建造一艘“柏罗勒丰”级战列舰,以此可以节约大约一点五亿英镑的财政开支。在得知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口气批准了四艘“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且在一九零八年之前将建造十艘战列舰之后,吝啬的英国国会议员终于觉醒了,在一九零四年初,追加了两艘“柏罗勒丰”级战列舰,并且授权英国皇家海军在一九零五年设计四艘主力舰,在一九零七年之前开工建造。这四艘战舰,就是后来的三艘“圣文森特”级战列舰,以及大名鼎鼎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

    英国皇家海军的原则很简单,即主力舰的数量得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两倍。

    问题是,这种政策能够坚持下去吗?

    进入一九零五年,在第二批两艘“赫尔戈兰”级的经费到位之后,冯承乾着手规划下一级战列舰,以及帝国海军第一中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按部就班的执行着五年造舰计划。

    从根本上讲,冯承乾并不打算建造战列巡洋舰。

    严格说来,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为了维持全球海权的产物,其主要价值是在远洋航线上击败敌国的重巡洋舰,保护战略航线。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帝国没有多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