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摩洛哥危机(3/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七章 摩洛哥危机(3/4)

只是,这个时候,德皇已经去了摩洛哥。

    三月二十七日,德皇腓特烈三世正式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宣称德意志第二帝国将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列强在摩洛哥享有绝对平等的地位。同一天,帝国首相卡普里维向《马德里条约》的缔约国发出建议,把落寞个问题拿到国际会议上讨论。随后,卡普里维再次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

    对德法来说,这是一场比拼意志力的扳手腕比赛。

    谁能坚持到最后呢?

    进入四月,帝国的战争动员工作并未减缓,动员范围从常备军扩大到了预备役,在西线集结的部队也增加到了七十五个师。只是在这些部队中,只有不到五十个师满员,另外二十多个师的状况并不理想。

    法国的情况更加糟糕。

    到了四月,法国动员的部队还不到五十个师,只有三十个师满员,集结在德法边境线上的法军不到四十万人。

    真要打起来,就算德意志第二帝国占不到便宜,法国也将大败亏输。

    更重要的是,拖得越久,对法国越是不利。

    原因很简单,最多只需要两个月,德意志第二帝国就能完成战争准备,到时候集结在西线的德军将超过一百二十万,而法国到这个时候最多能动员八十万,其他备战工作要到七月底才能完成。如果摩洛哥危机无法通过外交途径得到解决,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很有可能在六月中旬动手。

    法国有退路吗?

    短期之内,英国肯定指望不上。即便英国为了埃及的利益,站在法国身后,可是英国绝不会冒险卷入欧陆战争。原因很简单,英国的经济状况很不理想,国会与民众不会允许内阁卷入德法战争。

    至于俄国,更加指望不上。

    虽然俄国有一支规模庞大的陆军,还有世界第二的海军,但是在欧陆战场上,俄国没有多少优势可言。比如,俄国海军分成了三支舰队,能够用于对德战争的波罗的海舰队不足以牵制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即便在陆地上,受糟糕的交通基础设施限制,俄国也很难有所作为。

    从军事上讲,如果战争在六月中旬爆发,年底之前法国别想获得英国与俄国的支援。

    关键在于,法国能够单独支撑半年吗?

    显然,不管是法国的政治家、还是法国的军人,都没有这样的信心。色当会战才过去三十二年,大部分法军高级将领都有刻骨铭心的经历,也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即法国没有能力单独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

 

本章第3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