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冷眼旁观(2/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七章 冷眼旁观(2/4)

代,俄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海军强国。

    虽然俄国的地理环境不太理想,出海口被大陆分割,但是自彼得大帝之后,俄国一直在努力获取南方的出海口,为向外拓展领土打造舰队。此时,俄国总共有三支舰队,即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与远东舰队。从条件上讲,黑海舰队最为理想,只要通过欧亚大陆之交的海峡就能进入地中海。只是受奥斯曼帝国钳制,俄国黑海舰队很难有所作为。远东离俄国核心地区十分遥远,又没有畅通的陆路交通,也不受重视。因为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就在波罗的海边上,所以波罗的海舰队的实力在俄国海军中首屈一指,拥有数艘主力舰,为波罗的海最强大的舰队。

    从地理上看,从波罗的海出来,就是英国控制的北海。

    只要波罗的海舰队杀了出来,就能对英国构成极大的威胁。

    同样受地理因素影响,加上在波罗的海没有合适的基地,英国皇家海军不大可能派舰队进入波罗的海。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能够牵制住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对英国肯定是大有裨益。

    打造一支强大的舰队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修建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绵延上万公里的铁路也需要非常多的时间。

    对此,冯承乾看得十分透彻。

    只要帝国海军还没有强大到对皇家海军构成致命威胁,英国就会把野心勃勃的俄国当成最为强大的潜在对手。

    有俄国在前面挡着,英德两国至少得在表面上维持友好关系。

    这样一来,冯承乾就得把握好分寸,只要不分刺激英国,控制好造舰规模与速度,就不会引火烧身。

    每年造一艘主力舰,而且仅是五年规划,算不上过分。

    即便再等五年,帝国海军也只有七艘主力舰,而且服役的不会超过五艘,连英国皇家海军的零头都不到。

    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还不是冯承乾最关注的事情。

    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与冯承乾有关,甚至可以说是冯承乾一手引发的大事,即日本向英国订购战舰。

    经过近一年的谈判,英国与日本达成协议,由英国提供贷款,为日本建造四艘铁甲舰。

    日本,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

    只是,日本不像俄国,有广袤的国土、众多的人口与丰富的资源。可以说,日本的野心与实力极不相称。

    促成此事的,正是沙皇一意孤行。

    最初的时候,英国不想做亏本买卖,毕竟给日本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