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捕头听出他的意思。
知县之前便有结识之意,现在恐怕已有了登门拜访之心。
“属下听说宋先生是云游至此,暂且歇脚,以前也是在山中清修的。即使到了城中,也是独居一处,只与狸奴为伴,最喜清净,每天进出也都是独来独往,怕是去看红尘去了。”罗捕头隐晦提醒。
“可惜……”
刘知县摇了摇头。
既如此,自己倒不敢去打扰了,不过城中知州大人向往此道已久,广宏法师一案传开后,多半会来询问,自己倒是可以与他细细讲讲,一来投其所好涨涨谈资,二来知州大人官居高位,身份不凡,自然有去拜访的资格。
至于那广宏法师……
显然是犯了戒条、做了亏心事,才被业火焚灭于佛祖殿前。
……
罗捕头为宋游修好了院墙。
宋游倒也没有拒绝——
自己给罗捕头设谋,本身是收了钱的,如此已经两清,而承担被贼人背后之人报复的风险也是应当的,都在这二十两银子里了。可自己之后又助罗捕头彻底破了这案子,罗捕头为自己修缮院墙,也是应得的。
在宋游心中,如此依然两清。
只是罗捕头似乎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自己仍未还完宋游的相助之情,常常送些东西来,但也都是些很实在的肉菜水果。
宋游有时会收,有时不收。
还是那句话——
有时适当的接受别人的好意,其实是大度的一种体现。
有时收下,是让罗捕头心里好受。有时不收,是把握一个尺度,免得造成过多的牵扯。
如此一天天的,日子也过得快。
平凡之间藏有非凡的乐趣。
广宏法师在佛殿前自焚一事很快传扬开来,成了逸都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之事,在江湖圈里则传得更广一些,越传越玄。
世事传闻大抵如此。
而宋游除了听书,又迷上了听琴。
北城的松庐是杨公的住所。杨公以擅长抚琴出名,常在家中邀三五友人抚琴为乐,城中许多贵人都会去拜访,而他每日傍晚抚琴,于是有些爱好声乐之人便会在此时去到松庐之外,茶棚下点茶一杯,以琴声而醉。
松庐不远,宋游常常路过,会停歇片刻。
天气眼见得转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