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华沙?(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09章 华沙?(2/3)

会期间搞出什么大新闻,那么俄国的面子可就丢大了。要是再死了几个重要人物

    首相切尔尼雪夫不敢想下去,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华沙?首相大人,大瘟疫虽然已经结束,但却没人能证明华沙是安全的。

    如果出了状况,不知道您能否担得起这个责任?”

    面对乌瓦罗夫公爵的质问,切尔尼雪夫直接反问道。

    “你怎么知道一定会出状况?”

    两人并没有提到波兰人的叛乱问题,而是用大瘟疫代替。首先尼古拉一世极其厌恶叛乱这个词,其次瘟疫也确实是华沙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两人不知道的是华沙此时只有11万人(历史同期为 \.CN已经完全退出了国际大都市的行列。

    历史上波兰最辉煌的时期,华沙人口接近28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哪怕是在1830华沙起义之前,这座城市也有近20万人。

    但现在伦敦、巴黎、维也纳都已经迈入了百万人口大关,此时只有11万人的华沙实在显得有些寒酸。

    “公爵大人,您还年轻。奥地利人非常卑鄙,他们不擅长战斗,但是十分擅长耍嘴皮子。

    梅特涅正是凭借一张嘴在北美攫取了三个法国那么大的土地。很难说奥地利的皇帝会不会将他的老师再召回来,我们不能冒这种风险。”

    解放斯拉夫各种兄弟、保护东正教徒免受迫害的旗号,一直是俄国进攻巴尔干的口号。

    如果真的将摩尔达维亚让给奥地利帝国,那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不过乌瓦罗夫公爵的计划也不是要立刻实行,他只是基于自己对局势的判断作出了一个他认为可行的计划。

    首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切尔尼雪夫对于乌瓦罗夫公爵的话显然不能认同。

    这位62岁文官之首实际上军人出身,他参加过拿破仑战争,更参加过维也纳会议。

    切尔尼雪夫首相对于奥地利人能在维也纳会议上掌控雷电,之后利用自己主办方的身份在战后攫取了大量利益感到十分不满。

    即便奥地利帝国有其他盟友,在奥斯曼帝国这个西亚病夫消失之后他们也没有理由再为奥地利和俄国拼命。

    尼古拉一世很欣赏乌瓦罗夫公爵的气魄,只不过多瑙河两公国对于俄国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首先是其战略位置,两公国扼守在喀尔巴阡山脉的两个山口战略意义非凡。

    此时的关键是依然是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