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希孟对她有恩,她也正在报恩,但目前,她还不想引入顾氏夫妇做濠明商社的原始股东,濠明商社不要那么快稀释股权。
“小姐,分红的风险比转手贩卖的风险大,还是直接买货吧。颜大哥从日本接手的铜,在大明最好卖,但我的火器坊要定不少,不然造不了大炮,小姐就不要和我抢了。台湾本土的红茶,销路主要给荷兰人,将来或许还能走辽东卖给鞑子,江南那样喝惯了清茶的地方,暂时不好卖,也不必卖。松江秋冬冷煞,台湾的鹿皮应好出手。再有一样,小姐一定要买,就是蔗糖。”
韩希孟闻言,笑道:“蔗糖,也是我这两天看中的货。阿珠,你老乡可真厉害,占了台湾,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吧?居然已经种出了那么多甘蔗。”
万历四十七年的大年初二,郑海珠和郑守宽,坐上载有两千斤蔗糖的帆船,由颜思齐委派的结拜兄弟杨天生护送,往厦门去拜访许心素。
杨天生也是福建人,早年跨海走私去平户,结识了颜思齐,交情渐深,听说颜思齐在台湾后,就带着自己的两艘海船、三十几个手下,前来投奔。
杨天生多多少少听说过关于郑海珠的传闻,初时未免也有些桃色揣测,及至这回见到本人,举手投足浑无卖弄之相,几乎让人意识不到这是个女子,又见文阿鲲比颜思齐还敬重她,对她与自己丈夫同船出海泰然处之,杨天生便也对郑海珠姑侄礼待有加。
韩希孟遂私下与郑海珠滴咕,丈夫有些心不在焉,是否终究还是瞧不上经商的路。
郑海珠记得,历史上的顾府,很快就在晚明风云中家道败落,最终也是靠继承了韩媛绣手艺的曾孙女出面,设帐收徒、支撑生计。世家男子,未必代代能力爆表,更何况,女子自己能闯天地,何必再去强求男子齐头并进。
郑海珠于是开解韩希孟:“孔夫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要加一句,己所欲,也勿施于人。你想,松江那些奶奶小姐们甘之如饴的悠闲日子,你不也嗤之以鼻么?所以,咱们心潮澎湃的念想,少爷若意兴阑珊,再平常不过,小姐万不可心生芥蒂。况且,我看少爷这一回来,画了许多楼观沧海日、门对大帆船的图景,交给文家弟弟刻在红茶的锡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