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希孟和弟弟妹妹之间,看着感情都挺融洽,妹妹韩希盈尤其喜欢跟着姐姐琢磨刺绣。
三房杨氏,本是徽商的千金,其舅舅与韩仲文因生意结识,便将她嫁给了韩仲钰。两口子成亲那会儿,就磕磕碰碰常有口角。韩仲钰成了四邻口中的“洋和尚”、离家传教后,杨氏更有了些怨妇倾向,对嫂子钱氏说话都夹枪带棒。若不是女儿韩希盈小小年纪便乖巧会哄人,善于调和二伯母和亲娘的矛盾,钱氏见到这个妯娌就得头皮发麻。
郑海珠当初凭借懂得染色与漳绒技艺,被韩希孟留在韩府后,很快就看出,二房钱奶奶,这家,当得也没那么轻松。
此刻,韩希孟望着郑海珠埋头吃点心的样子,由衷道:“阿珠,我顶喜欢你的一点就是,不爱煽风点火,不会一味只顺着我的话说,倒是常带我往深里看上一层,这才是真的对我好。”
郑海珠点头:“二老爷正是这么说的,然后二奶奶赶紧接上说,国法嘉赏是国法嘉赏,家规也不能视同儿戏,让老彭去知会账房,扣我三个月的工钱。”
韩希孟撇撇嘴,不满道:“那还是罚了。”
郑海珠忙开解她:“小姐,二奶奶执掌后宅,当然应该如此处置。我毕竟和守宽偷偷陪你出去,倘使此事就这么算了,让宅子里其他下人怎么想?”
但家中两个成年女眷,虽不至于兴风作浪,也不总是岁月静好。
二房姨娘吕氏,刚进门时温婉和顺,生下儿子后,自我定位韩家有后的大功臣,在府中渐渐地也爱摆摆半个女主人的架子。
大房夫妇病逝得早,只留下一个女儿韩希孟。
二房韩仲文,在极年轻的时候便考中了举人,没想后来两次进士不中。
郑海珠在圆桌下首那张专属于她的木凳上坐了,莞尔道:“放心,没事。二奶奶先开的口,把我斥责一顿。然后二老爷说,晚上他与董家二爷和黄大官人、顾少爷陪马将军在文哲书院吃酒席时,马将军和黄大官人一个劲地夸我们俩不像弱女子,马将军还说他的命是我拿瓷雷救的……”
韩希孟听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