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这几日都是睡在一屋,两个人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互相依偎着了。
林小江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怎么讨好自己家男人的绝活,细细地传授给林春晓,林春晓左耳近右耳出地听了半天,她难得有这样的时光,这一次自己离开,下次回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最后以林小江初中毕业南下打工供林春晓读书为结束,在那种环境下,不早熟的女孩子是很悲惨的,林春晓被迫的一日一日逼自己成熟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智商的先天优势,却凭借着努力的后天发力成为大家口中那个成绩还不错的丫头。
吴心兰是在林春晓婚后那一年搬到县城的,以梁祺生的出资,也是趁着吴心兰没读过书完全没有法律上的产权的概念,只说买了一套房子给她住这样的口头语然后把产权做给了林春晓。
不得不说,久居城市的梁家,对于中国的乡土,还是很清楚的,当时并没有能够预料到后来梁祺生和林春晓婚姻的破裂,但是这一套房子就变成了所谓的彩礼,堵住了众多亲属的嘴巴。
巨大的差价,还是让这套充满了法律与民约冲突的房子有了足够的买家,最终林春晓在大家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与买家完成了产权过户。
林小江对此一无所知,她婚后一直生活在县城下面的另一个乡镇,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个地方的民约民俗,她出嫁之前听吴心兰的,出嫁生女后就归属了陆家,娘家的财产她自觉无份,长期以来她已经接受就这里默认的一切。
房子从当初买下的18万元变成了现在的市场价值90多万元,翻了几番。林春晓有自己的考量,她挂的价格足足比市场价低了十几万,以80万元的总价挂出,来访的电话自然络绎不绝。
便宜自然的有便宜的原因的,那些乡民可不顾什么法不法律,他们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在乡村历来习以为常的“绝户”,吴心兰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无一入赘,这套房子从民约民俗上就是由捧罐的林家男性后代继承,为此林春晓的两个叔叔互不相让,最后搞出了两个叔叔家各出一个儿子一人抱一边的模式送葬。
甚至还有人上手摸了林春晓的衣服,“哎呀,你家衣服质量可真好,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