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俺也想睡女人,可家里穷娶不起呀,这次若战死,咱家就要断香火了,会成孤魂野鬼。”
“喂喂喂,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什么死不死活不活的?咱仗都还没开打,死的也是别人,哼!”
“叔伯兄弟们,咱们就这样出发了?不跟家人道个别么?俺家里还有个老娘和三岁的小妹妹呢。”
经过这半个月的相处,周军与同一队伍里的战友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基本上也都能混个面熟了。
“诶,小伙子/大兄弟,还说那些干嘛?咱作为‘军户’,脑袋都是别在裤腰带上的,随时被摘啊!”
“诶……若这一仗打下来不死,那该多好呀?又能回家娶妻生娃了,村里的傻妞膘肥体壮得很呢!”
“膘肥体壮?那说的是猪牛羊马这些畜牲吧?莫非,小子你家太穷娶不起媳妇,用畜牲来陪睡?”
“哟哟哟,没女人,搞畜牲?哈哈/嘎嘎……”趁队伍行军途中路远无聊,一群人互相打趣寻开心。
举石锁是专门用来练士卒力气的,因古代打仗还是以冷兵器为主,最需要的就是爆发力和耐力。
相传,“举石锁”最早来自唐朝时期的军营,是专门为了培养“陌刀手”而设置的体能训练项目,毕竟每一把陌刀都有几十斤重!后来,历朝历代的军营都有沿袭“举石锁”。到了明朝后期,依旧如此。
不过,相对于之前的历朝历代,后世明朝军队的训练项目和训练标准,却有了具体的参照数字。
“可是,总得跟父母、叔伯、兄弟、姐妹、妯娌们见上一面才行呀?至少也得有个交代,万一……”
“交代个屁!没有万一!”、“对对对,死就死了”、“长兄战死,小弟顶上,没有兄弟,还有邻居!”
即便上面有规定,但那也是二百多年前的事了,因为现在各地“卫所”中“军户”锐减,要想征兵满员,就得抓丁拉夫。而且,士兵们还经常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陪着上面的军官老爷们去瞎折腾?
因此,仓促训练了半个月后,这些勉强能拿着锄头列队布阵的所谓“精兵”们,就被“卫所军官”带到了“都指挥使”面前接受检阅。待每人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