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久?大不了就死呗?”周军怒:“被贼寇殺死也是死,被當官的弄死也是死,反正都是死!”
“喂喂喂,那可不一样。剿匪而死算有功,畏罪而死乃有过,怎么能比?”众人七嘴八舌讪讪道。
“好了好了,知道了。我周军是不会连累你们的。”众人这时终于再次启程,争取晌午赶到堡里。
“堡里”作为一个兼顾“集市”与“军屯”作用于一体的场地,此时已经集合了数以百计来自十里八村的青壮年甚至中老年人,因为明朝官府规定,年纪在16岁至60岁之间的“军户”男丁须无条件应招入伍。
在古代封建社会,有些朝代规定男孩年满12周岁是为“小童汉”,就要承担下田种地干体力活儿,待年满16周岁者则为“大童汉”,需要娶妻生子,传宗接代。很不幸的是,周军今年虚岁才十五而已。
这个年龄的少年,虽然血气方刚,可是一旦上了战场,可未必受得了那种金戈铁马和血染疆场。
毕竟,他们平时都是“种田郎”甚至“无业流氓”,活着的意义就是先填饱肚子,然后找个妻子,最后生个孩子,完成传宗接代,继续给朝廷、地方官僚和土豪劣绅们当牛做马。若能活命,谁愿意死?
…………………………………………………………
《天地任我行之二》已经完结,各位读者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多多留言,也好方便我在续写《天地任我行之三》时尽量改进,争取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毕竟我只是个业余写作爱好者。
根据《皇明制书教民榜文》,其可“权侔县令”,即如果县令有不法之事,“老人”可以处置县令。
但是,农村基层仅仅依靠“木铎老人”来进行管理是难以管好的。为此,朱元璋又设立了“里长”、“粮长”。“里长”即“里正”,负责管理管理税赋和征派徭役。“粮长”负责协助地方官员给朝廷征收粮饷。
就这样,那些有奶便是娘的“士大夫”们被变成了“刁民”,若不恳自愿捐出全部财产并释放奴婢,那么君临天下的“朱和尚”就要把他们全部贬为“官奴”,或按照“罪责轻重”重新编户,发配到边疆驻屯。
同时,朝廷规定,北人犯罪发配南方,南人犯罪发配北方,东人犯罪发配西方,西人犯罪发配东方,反正就要把“罪犯”们迁离故土,遇赦不赦,永生不得返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