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请柬、逆差(1/5)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20章,请柬、逆差(1/5)

    振华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内,一群年轻的学生党正激动地看着他们面前的几位老头子。

    “恭喜你们,真的通过了实验,你们是最棒的。”

    伴随着杨孝如的话,学生党们顿时欢呼了起来。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陈国华在三十多年前成立的,在较早之前,一直都是备受瞩目的实验室。

    当初是石志庆负责的一个项目组,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初的石志庆他们这群人,早就已经退居二线,或者升职到其他岗位了。

    就好像现在的杨孝如,其实他就是在带领他的学生们完成一个关于基因层面的实验,他是作为指导老师,具体动手的则是这些学生党。

    伴随着实验完成,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继续推动这个小项目。

    这么多年来,振华研究所都是这样,会将一个大的项目,比如基因检测项目,分成很多个细分的不同小项目,让不同的研究员带领团队进行攻克。

    甚至在三十多年前,陈国华还会帮助石志庆他们进行细分实验步骤,甚至是技术细节都会进行多次分解,以便让他们理解透澈。

    拿之前陈国华提出来的利用头发来进行检测独品这样的方法,其相关的不少试验,都需要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协助。

    “杨教授,我们去食堂庆祝一下吧,怎么样?”

    有学生党提议,其他学生党附和、起哄,杨孝如顺水推舟,于是一行人便去了食堂。

    振华研究所的食堂一直都是模范标兵,食材全都是自给自足,并不需要从外面采购。

    自从改开之后,振华研究所就开始在百望山附近、京城郊区等地方,成立了属于振华研究所自己的农场、牧场、养殖场等。

    由于振华研究所内人员众多,食材供给本来就是一个大问题。

    成立了自己的供应渠道之后,就变得很简单了。

    按理说,振华研究所是科技标兵,那么他们种植养殖出来的食材,那么应该多少有‘科技与狠活’才对,可事实上,还真没有。

    原生态食材是陈国华一直执行的标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那些所谓的‘科技与狠活’,特别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更加需要注意这些。

    除此之外,振华研究所的所有正式员工,甭管是研究员还是门口保卫科职员,所有人每年都需要参加全身体检。

    甚至上了一定年龄,比如说四十岁以上就要进行一些更加细致深入的检查。

    只有这

本章第1页/共5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