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能和稀泥的,绝对不拿出明白无误的结论。
能糊弄过去的,绝对不会出来伸着脑袋接石头。
能不得罪人的,绝对不要乱搞得罪人,堵死自己的官路。
开元年间,京兆尹更换的速度,已经到了十年十五任这样的程度,平均一年换一个半官员。
郑叔清作为老官僚,又怎么可能傻乎乎的往大坑里跳!哪怕是皇帝推荐也不行啊!
“微臣才能在于理财,京兆尹虽然位高权重,可微臣无法胜任,恐耽误圣人的大事啊。”
郑叔清殷切恳求道,摆明了不会跳坑。
“唉,朕也考虑过这一点,只是目前京兆尹空缺,朕无人可用罢了。那便这样吧,伱外放多年也辛苦了,不如先在家好好调养,年初的选官已经结束了,暂时没有合适爱卿的官位,不如等到初夏再看看吧。”
李隆基满脸遗憾的说道。
郑叔清千恩万谢的深深一拜,随即在高力士的引导下出了兴庆宫。
一出来,他面带微笑的脸就瞬间垮了下来。
“苦也,苦也!唉!”
小郎君要是不来,我们住得都不踏实,这些钱一定要收下。”
许远连忙从屋里拿来一大袋子铜钱,掂量着不下一千文。
“你们二位,为何在我家呢?”
方重勇疑惑问道。
他凑过去在方来鹊耳边询问道:“真没有搞错地方么?”
“啊,原来是恩公的子嗣!某说怎么如此面善呢,快请进!”
那位白面青年连忙热情邀请方重勇他们一行人进来。
“某叫许远,这位是张巡,我们都是前来长安参加科举的士子。本来长安房租贵得要命,一个月就要七千文钱。机缘巧合之下,是方恩公收留我们在这里读书,而且还分文不取。
郑叔清到了大理寺以后,直接去办了个手续,当值官员便将他的海捕文书注销,又派人将其送到兴庆宫里等候面圣。
当然了,郑叔清风尘仆仆,身上味道很重,还胡子拉碴形象极差,自然有专人服侍他沐浴更衣,然后修整好了以后才能让他与李隆基见面。
而且白天的时候,李隆基还在梨园那边谱曲,根本没有时间见郑叔清,所以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