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正是有安史之乱,才让中国的核心基本盘稳固,使得各地深度融合,彼此不可分离。福祸相依,没有这场动乱,历史后续会如何难以预料。
其实中国封建时代后期河北幽州的分裂都是定局,东汉以后就埋下了祸根,安史之乱后,唐庭就在有意的主动放弃河北。
其实太宗在制度建设方面乏善可陈,给子孙后代留下了无数后患,开元时期众多贤相都是在修修补补吃老本摸鱼,只有背负骂名的李林甫才是国之柱石,真正有能力延迟盛唐的崩溃。
其实中晚唐节度使大多数都是忠君爱国,反倒是李唐皇室不当人的比比皆是,过河拆桥数不胜数。
其实安史之乱后衰弱的只有唐庭,真正的社会变革,反倒是如火如荼,经济文化齐头并进。
其实大唐灭亡了不可惜,盛世破灭了也不可惜,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留恋,后人自有后人福,人总要朝前看。
你以为的大唐是真的,还是我告诉你的是真的?其实我也不确定,甚至不排除这本书大概率扑街。
我只是想从这个“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的巨浪中,掏一瓢水,看看水清水浊,闻一闻水香水臭。
请各位看官们,跟随着我的笔尖,来到那大唐盛世的顶点:
开元二十四年!
一方面我要生活,不可能为爱发电,单纯写我自己想写的。
另外一方面,我不可能写出让我自己看了都觉得恶心的文章。
大家公认的好人,私生活居然如此糜烂,那又怎么行呢?
安史之乱中胡人就应该是反派,怎么能让造反的铁杆都是汉人呢?
反正最后错的都是那些脸谱化的坏人,好像没了安禄山,唐朝就会千秋万代,再也不会有契丹蒙古崛起一般。
小说里面需要的是英雄与反派,唯独不需要在意的,就是历史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不无讽刺的说“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可大部分的书里面,什么都有,唯独没有人民。
于是我陷入了矛盾之中。
一个学富五车的历史系大学教授,他的知识传播受众人数,远不如一个稍有名气的历史网文写手。
至于社会影响力,那就更不如了。
哪怕那个网文写手是在胡说八道,把编造当成正史,但只要故事写得好,就必然有人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