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七章 簪花宴(3/3)
在官场上,人脉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士子们热衷于参加簪花宴、鹿鸣宴等等宴会,除了因为这些宴会是荣誉的象征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子,座师和同年(同一批录取的士子)在古时都是非常重要的人脉,可能在为官之后,其中的某一位就能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
能参加簪花宴的士子,很少有蠢人,大部分人都是抱着相同的目的而来,当然偶尔也不乏有想一鸣惊人赢得主考官关注的人,这类人成功的是天才,失败了只是徒增笑料而已。风险比较大,所以历年来这种人还是比较少见的。
翌日。
李杰按照惯例早早来到了衙门,院试发案后此次录取的生员需要先去提学衙门先拜会提学大人,其次确定府学以及各州、县学的入学名额,原则上是由士子们自主选择的,实际上如有特别优秀的生员基本上都被府学垄断,譬如此次李杰夺了“小三元”后,府学的张教谕早早便找到李杰希望他入读府学。
张教谕找到李杰时,李杰提出会出去游学一段时间,可能在府学的时间比较少,张教谕随后问了李杰去哪里游学,李杰将之前周秀才的建议告诉他,说是去大儒陈献章那里,张教谕答应了李杰的游学申请,白沙先生的大名在岭南、闽中等地的儒生中可谓是如雷贯耳。
收藏方便下次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