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传头之争筹算了日后种种,多少也有了定谋,这时见着眼前一幕,竟有万般感触涌作心头。
凶年时北街路道常有尸骨,而今不少定远百姓便是穷困冻餧,但有着一把力气,总归能讨口生计,不至于沦为淮西一带的流民,难保哪日不会栽入牛铺马站,徒留几束杂草作棺椁。
“姐夫的益友?”张天祐微怔。
“是极。”郭子兴想到刀具图录上的锻造之法,笑着应了一声。那般技艺经过几番尝试,倒能以如今的手法推衍出一二轮廓,可再往精微处琢磨却是格外艰难,不过总归有迹可循,并非不经之谈。
想着这些事,俩人先后出了院门,临近巷口,郭子兴忽地顿住身子,抬眼望向远处的北街拱桥。
那边河面波光涟涟,行色匆匆的人影倒映其间,这时泊岸的渔船随风微漾,波光便与残影冉冉散作流萤飞转。
再远一些,两廊门肆不知何时挂亮灯笼。藉着光线,隐约见得不少百姓奔南街而去,随后络绎不绝地拥入延至东街的巷陌。
藉着疑虑,到底在天黯前摸清了端倪,缘是要将那残篇断简循着排序一番拼凑,方可得到一首词作。
……
张天祐望着郭天爵离去的身影,目光闪烁,似是想着什么,回过神正迎上郭子兴莫名的眼神,顿时悚惧不安,赶忙讪笑道:“爵童这性子着实烂漫,纵出不逊之言,姐夫也莫要真个责备。”
郭子兴挪开目光,盯着远处自那片疏影里露出檐牙一角的书斋,冷哼道:“爵童?呵,我瞧着分明是冥顽不灵!”
话落,阑珊似的作出“且不谈他”的叹息,随后边朝院门走着,边对张天祐笑道:“有道是善应机缘,是如来行,你且与我同去瞧上一瞧老儿这位益友的手笔。”
收藏方便下次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