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心意已决,方待动身,抬眼却望见那边恍然走来的身影……是公子!黄千六面色一喜,赶忙迎上。
赶来的公差只是在那边瞪着眼,俨然无奈的神情,浑然不显横暴不法的过往手段,只听任他们夜间喧哗。
这让黄千六疑惑之余有些轻微得亢奋,于是赶到最前,嚷叫凶戾。
然而在前一刻,他看到有胥吏从县衙走出,面相眼熟,竟是白日在郭子兴家院里见过的。
他暗道不好。料想那胥吏多半是去禀告郭子兴这里的情形,如此下去,待天亮之后他必然会遭到盘问。
到时若问起刀具图录之类,暂可搪塞了事,要是问及眼下的情况,该当如何,他知晓郭子兴与县尹往来谈笑,自是交好。倘使据实交代,且不谈那边会信上几分,如此却让公子陷于危险之中。
他便是贩夫出身,但也知人恩情,胸臆之间向来不失汉人义气,这般行径万万做不得……可倘使欺瞒,又难保不会吃上一通笞杖箠掠。
这样的人,只可为友。
另一方面,前阵子的李家庄有不少盐民先后赶往颍州,打算投奔香军去拼一条生路,眼下庄子里拢共不过二十一人罢了……两万石粮食,如何拿得住。
何况他那庄主……是想在这混乱天地间做一些事情,可寥寥几人的力量总归单薄。不过她看一个人,断定一件事有着颇为成熟的既定方法,这许是与她的出身有关,朱小哥大抵便是她有心拉拢的人选。
那胥吏也看了过来,目光在他身上定格,皱着眉回顾片晌,微微愕然,似是记起他的模样,跟着眼神古怪地望向悲愤填膺的各色人等。随后那胥吏不知想到什么,忽地对他一笑,背身退回县衙。
黄千六陡然警觉,紧着手盯着那边。过得一阵,藉着朦胧的灯笼光线,他见到有影影绰绰的轮廓从县衙侧门匆促离开,瞧那去向,大抵是奔着北街的。
东街县衙的旗帜下,黄千六面色忧忡。
起先他藉着金元宝寻来一些平日里交谈甚洽的友人,聚在县衙时本来相当紧张,但后来的情况真如公子所言。
且不说营救咚咚的善意,只说今夜种种,从未过子时到得当下,他感受到了一位独特的中原人。
朱小哥这人多数时性情沉静,此前觉着寡言,眼下却是另一番大山岿然似的体会。静时如此,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