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榆林卫城(4/9)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75章榆林卫城(4/9)

称为“少主公”,也懒得再作解释。

    其实,徐东彬身为陈友谅大军的第一军师,洞察人心乃是一等一的高手,有意如此之下,令朱文琅慢慢从内心中接受“少主公”这层身份,于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但对于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朱文琅的态度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且关键的。

    至少,朱文琅如今已是慢慢地接受,且习惯于他们之间这种“主公”与“属下”之间的定位,很自然地,也就慢慢地将朱文琅推到了大明朝廷的对立面上。

    “禀少主公,军师有封书信,命属下交予少主公。”那男子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

    书信并未粘封,朱文琅随手抽出信笺,两页信笺上都画了一幅图画,其中一幅显然是榆林卫城的城中示意图,其中一个位置的旁边画了个十字,旁边有“兴来客栈”四字,显然是徐东彬等人在城中所住之处,也便于朱文琅等人前去相会。另一幅画则简单很多,了了几笔线条,画出一个大几字,线条旁边写着“黄河”二字,几字形下面有一个小圈,旁边写着“榆林卫”三字,榆林卫的上方不远处,还有两个小圈,旁边各写了“鄂尔多斯”和“八白宫”的字样,显然乃是一幅标识华筝墓所在的“八白宫”位置的舆图。

    朱文琅等一行人皆是第一次来榆林卫,连周源都从没来过,刚进城时本想先去找榆林卫总兵陶阳,无非也就是先打听一下本地的情况,也免得众人两眼一抹黑,此时见到徐东彬的书信,也干脆不去找什么陶阳了,先和徐东彬等人碰了面,看情况再说。

    “少主公,鄂尔多斯往北已入草原深处,有鞑子的部落赖以放牧为生,若是明军驻守鄂尔多斯,为保持中间数百里的缓冲地带,鞑子须得再往北退。鄂尔多斯又没有结实的城墙,明军守不住,结果后来明军和鞑子打了几仗,最终达成了一个默契,便是明军以榆林卫城、神木堡等地为北边城防线,鄂尔多斯一带则被划为缓冲地带,被朱明朝廷采取烧荒之策,令鞑子也没法放牧,双方都不安排大股兵力常驻。原本在洪武四年,朝廷还在榆林卫北边建了东胜关,但后来又被鞑子夺去,只好在东胜关以南,建了神木堡——双方的小队兵马经常在中间这片缓冲地区相遇,不过却也尽量互不相扰,相安无事,有些大胆的边商则在这个地带进行交易。”兴来客栈之中,徐东彬指着地图给朱文琅等人解释大致的情况。

    “华筝公主墓就在八白宫?”朱文琅点着舆图上的“八白宫”的位置问道。

    “具体位置谁也不知晓。”徐东彬摇摇头,在舆图的“八白宫

本章第4页/共9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