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难以忍受的饥饿和真实的大秦(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章,难以忍受的饥饿和真实的大秦(2/3)

 两人刚刚走出县城没多久,六个人把徐凡和陈林围住了。



    可能是想通过养一个门客告诉大家自己进入了士卿阶级吧,就像后世的中产买奢侈皮包一样,幻想自己进入富豪阶级。

    但假的就是假的,稍微来个波浪,就会把后世中产营造的假象打个稀巴烂。秦朝也一样,亭长因为养不起韩信这个吃白饭的,让自己老婆把韩信赶走,最后还是靠着本地一个老婆婆养了韩信几个月,留下了一个一饭千金的典故。

    徐凡面对这样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并没有咬。他可知道秦末乱世楚地这里的起义军是最多的,项羽,刘邦,甚至陈胜都可以算是楚人。



    现在徐凡有点明白,古人明明很淳朴,却会想到十八层地狱这样的刑罚,原来他们无时无刻都生存在地狱的状态当中,所谓的十八重地狱,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凡间即为地狱,死亡反而没有那么可怕。

    徐凡买了六斗米,一升盐,留下九枚秦半两。

    



    这种物价波动他经历了太多次了,需要粮食的时候买不起,卖稻谷的时候卖不出价格,他已经习惯了,往年这个时候他甚至不敢走进市坊,现在兜里还有几个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只是这种进步的幅度还是太小,本来他想要购买一些食盐和稻米的,但如此高的价格,让他决定再多吃几天野菜。钱留着用来抵口赋,他只要熬过这最艰难的一个月,就能多赚几十文钱,这个希望压制了他对饥饿的感觉。

    



    其实景家想要拉拢徐凡做门客,只要做了景家的门客,包日一日三餐不说,每日还有一顿肉,每月还有100钱,这待遇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上岸了。

    门客制度也算是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良好制度,即便是秦朝大统一时期也没有断绝,甚至还向下发展,据说韩信当年穷困潦倒的时候,就是做了一個亭长的门客,这也算是绝了,一个亭长养门客有什么用?

    



    徐凡和陈林把柴草堆到后院里,几百斤的柴草,陈林得了十钱,徐凡得了三十钱,同时徐凡带来三条十斤重的活鱼得了两百钱。

    而后两人拿着这些钱去县城市坊,结果里面的物价让两人都感觉吃不消了,稻米的价格涨到了210钱一石,比半个月前涨了四分之一,食盐的价格涨到九钱一升,其他油,昆布,鸡鸭鱼肉等各种农产品都涨了两到三成。

    “青黄不接就是这样,等秋收之后,粮食的价格又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