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垂眸,见到面前的小几上,放着一张叠好的白纸。
她看着那印出来的字迹,有些眼熟,是她的字。
沈璃放下绵绵,拿起那张纸,将其打开,顿时瞳孔微缩。
的确是她的字,是她当初给谢琰写的和离书,她早早便签下了名字,空着谢琰的名字想叫他签字,他却死活不签。
如今那空白处已经签上了他的名字了。
她鼻头一酸,眼泪奔涌而出。
她紧紧攥着那张和离书,明明他的体温还残留在手心,为何会这般!
崔澈眼中闪过几分怜惜,他缓缓开口道:“他说如今你已与他和离,不再是谢家人。他托我将你送回京都。”
“我不回!”
沈璃红着眼睛,望着崔澈:“崔大人,请停车。”
崔澈面色微凝,眼中有些无措。
僵持了半晌,他呼了口气,眉眼一松,嘴角忽然一扬,开口道:
“我送你去。”
他岂会不了解她呢?纵是将她带回京都又能如何?
谢琰真是小瞧她了。
沈璃抿了抿唇:“谢谢你。”
暮色降临,马车在一处山脚老宅停了下来。
沈璃刚要下车,崔澈将她叫住。
“沈璃。”
沈璃回头就见他依旧那副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之后我会跟平王去亳州封地,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定要开口。”
沈璃点了点头,急忙从马车上下来。
沈璃站在老宅门前,仰头望着门楣上斑驳的匾额。
抬脚推开大门,院子里铺着青石板,缝隙里长满了青苔。正厅的门虚掩着,透出一线昏黄的灯光。
沈璃加快脚步走过去,入目是一片萧索。
厅内坐着几位衣着朴素的长辈,与记忆中锦衣华服的模样判若两人。老夫人身上的深紫色锦袍换成了粗布衣衫,长公主头上的金丝攒珠凤钗不见了,国公爷的朝服也换成了寻常布衣。
“谢家儿媳沈璃,给祖母、父亲、母亲请安。”
沈璃眼眶含泪,盈盈下拜,声音清脆。
厅内一片寂静。老夫人手中的佛珠一顿,长公主更是猛地站起身。
“璃儿......”老夫人颤声问道。
“琰儿不是说已经送你回京都了吗?”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