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治国十策(2/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二十二章 治国十策(2/4)

生质疑,严明你的心胸太狭隘了,难怪在翰林院这么多年,也只是一介编载,迟迟未进一步,可惜啊。”

    如果说林苑之先前的话,郑严明海还可以保持一份淡定,那最后的这句话,直接戳到他的痛点。

    郑严明面色一冷,想要发作,但还是忍了下去,冷眼扫了林苑之,冷声道。

    “哼,严明在翰林院在如何,也比你退休多年要强得多,如今的翰林院可不是当年你在时候那般迂腐,老林,到了古稀之年,操心的事就放一边,可别千万操心太多,哪天就去了。”

    “老夫身子骨如何,不用你挂念,安心做你的监考官,最好别乱来,否则这后果,怕你落个晚节不保。”

    “呵呵,是吗,那多谢老林提醒了,既然你如此看重这位神童,那咱们拭目以待吧。”

    郑严明说完,便闭口不言,开始闭目养神,林苑之同样如此。

    坐在中间的魏震堂从始至终都没插话,只是面带笑容,笑呵呵的回过头,目光一转,落在下方,陷入沉浸的苏祁安身上。

    目光闪动,谁都看出去他在想什么。

    下方,正奋笔疾书的苏祁安,脸色平静,目光一行一行的阅卷答题。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答题,这次的考卷基本过半,接下来的题目,虽然有些难度,但问题并不大。

    县试科举,除了考验答题正确率,更重要的却是后面几卷的自省答题。

    说直白点就是,出一问题,根据自己的见解,给出答案。

    这种答题方式,没有固定答案,考验的更多是格局思路。

    而且每一次的题目问题都不一样,但归根结底大概就是,问对朝廷最近出的政策、边境的纷争、百姓生存土地等等。

    这类问题,格局都很大,相当于把自己带入一方主政官,对当地的一切如何执政。

    因此这类问题,不仅要慎重下笔,而且往往答题字数都是过万字,可谓耗时又费力。

    但要是答好了,甚至深得主考官心意,哪怕前面的应试答案一片全错,只要后面这类问题深得精髓,高中几率也很大。

    这在往届科举,并非没有出现过,只是这种方式,从另外一方面来说,风险太大。

    如果不是恃才傲物,胸有大才者,根本不会这么做,因此,大部分人都是规规矩矩尽力而为。

    苏祁安虽然有些才华,但并不认为自己是那种恃才傲物之辈,对所写之题,还是规规矩矩。

    这样的答题

本章第2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