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将来再做出些什么,大明朝和高丽开战的话,呵呵,不知李大人能扛得住吗?”
扛得住吗?
当然扛不住!
李成桂当年带兵帮北元打明,远远就看到大明儿郎的威风,那时候带兵的还是魏国公徐达。
自己再怎么厉害,也是在高丽和女真这边还可以。
哪里敢和大明干仗!!!
李成桂连忙起身,弯腰拱手道:“还请小公爷赐教,臣该如何做,才能消除上国的怒火。”
“吾王年轻不懂事,行事不成,惹恼了上国,可高丽的百姓无辜,下官实在是不忍心……”
大明是想扶持自己上位,废除王氏,他从收到信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只是不知天朝的要求是什么。
他不相信,天朝会没有要求!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饭,这点子道理他还是懂得。
“李大人是个有本事的。”李景隆把玩着手上的翠绿扳指,笑道:“你也知道,元朝虽然气数已尽,却还在苟延残喘,辽东这边有个纳哈出。”
“虽然对我大明没什么威胁,可也终归是喉咙里的苍蝇,不上不下的,给人膈应得慌。”
“所以,大明希望李大人出兵,助大明的儿郎平定辽东,事成之后,大明可卖一批火器给你,助你夺取王位,抗击沿海的倭寇。”
听到火器两个字,李成桂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大明火器的威力,他见过,并且做梦都想拥有。
语气更是卑微:“下官李成桂,见过李小公爷,见过大明使臣,见过马将军、见过叶将军。”
按道理,他该报自己的官职:忠诚亮节翊赞宣威定远功臣、三重大匡、判三司事兼判典农寺事、上护军、完山府院君的。
洪武十九年,正月初三,早晨,顾晨和李景隆他们在马云的将军府里,见到了李成桂本人。
他今年刚好五十岁,头发有一半儿是花白的。
李成桂的父亲是李子春,蒙古名是吾鲁思不花。
李成桂身上有着蒙古人的血脉,身高大概七尺的样子,膀大腰圆,孔武有力,典型的武将形象。
同时,脸上的睿智,也显示他绝对不是个单纯的武夫,这个家伙,是有几分智慧在身上的。
李成桂见到几人,脸上便立刻扬起三分客气、三分谦逊、还有四分讨好的笑容同他们拱手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