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乾却是不肯来。
见只来了张多一个人,郑宝也懒得浪费酒水灌醉他了,直截了当问他愿不愿意效忠于袁耀。
张多只吐了口唾沫,说了个不字,郑宝便直接抽出了佩刀来砍张多。
张多也是拔刀相对,但是就一个回合,素有剽悍之名的张多就被郑宝开了瓢。
见平日里号称天下无敌的张多,一个照面就被郑宝砍了。
张多手下众人直接跪在地上大喊饶命,竟然一个抵抗的都没有。
郑宝收编了张多的手下,立刻开始围攻许乾的营垒。
许乾倒是有自知之明,见营外郑宝人多势众,立刻举旗投降。
因为许乾是投降的,只被袁耀授予了一个校尉。
袁耀兼并了郑宝、张多和许乾的部众,共计有两万余众。
袁耀也没想着带这么多人渡江,两万人一个月最少要吃两万斛粮草,袁耀哪里有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吃。
于是立刻将所有人分成两部分。
想要继续留在淮南的,就跟着刘晔去投奔庐江太守刘勋。
愿意跟袁耀南下渡江的,许诺到达豫章郡后分给土地,并且三年内免除赋税。但是有个要求,只有15岁到40岁的精壮男丁,才能携带妻儿老小同去。
选择留在淮南家乡的人本就占了大多数,加上袁耀的筛选条件,最后只有八千多人跟着袁耀走。
其中的精壮男丁,还不足三千人。
袁耀在经过考虑后,并没有给刘晔写表举信,也将自己的想法同刘晔说了。
刘晔也表示理解,凭借他的才名,其实根本不差官做。
果然,庐江太守刘勋在得知刘晔率众来投之后,大喜过望,立即任命刘晔做了他的长史。
要知道刘晔这一波,可是给他刘勋直接带来了数千兵源。
但刘勋不知道的是,刘晔却是袁耀埋下的一个对付他的暗桩。
“更有熊、聂、徐等大姓强族,少则千余家,多则数千户,隐匿人口,恃强凌弱。”
“少主还是做好万全准备,方可渡江南行!”
老百姓要逃难迁徙,也大多只听过江东的鱼米之乡。
而袁耀和郑宝同时把目光都瞄准这里的原因就是,豫章没有什么难对付的对手。
本土最有势力的不过是些强族大姓,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