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得到了这封讨伐刘繇的军令,这才总算师出有名。
便也是干脆无比地拿出一方匣,交到了袁耀手上。
黄猗满脸震惊:“此物怎的就在你手上?不是应该……”
“不是应该在淮河边上吗?”
孙策直接接过了话茬,笑道:“我江东孙氏,有一先祖曾言‘兵者诡道也’,世事亦如此!”
“显能兄且验明此物,我也好率部出城!”
袁耀再次暗暗佩服孙策的胆识。
换做袁耀自己是孙策的话,是绝对不会在质玺时不留后手的,一定会让亲信拿着玉玺在淮河边,出事就玉毁人亡!
“不必了,伯符兄现在出城即可!”
袁耀随手便将传国玉玺交给了身旁的黄猗,连多看一眼都没有。
孙策对袁耀的表现也是暗暗称奇,此子,异于其父也!
黄猗却是有些着急了,正要开口,袁耀已是死死瞪住了他。
黄猗想起了先前袁耀让他打开城门时说的话,这才悻悻闭口。
孙策看了两人一眼,便是拱手道:“显能兄果然不同凡响!”
“策久居寿春,直到今日才后悔没有多拜访显能兄!”
“今日粮草马匹诸事,多谢显能兄了!”
“就此告辞,勿要相送!”
袁耀和黄猗回了一礼:“将军走好!”
孙策刚下楼上马,黄猗便忍不住打开了匣子,见到其中宝物,眼珠子便转不动了。
黄猗朝后一挥手,便是走上来一老者,这人曾在洛阳当过符节令属官,是袁术派来识别传国玉玺真假的。
老者一看到匣中之物,便立刻跪在黄猗面前,叩首道:“此玺为真!”
袁耀刚才也只是在孙策面前装逼,虽然知道玉玺一定是真的,但这么大的事心里还是不免发虚,瞥见黄猗和那老者认定为真,这才放下心。
但仍故作不在意状,只是看着城下孙策领着部众,列队出城的场景。
城内城外民众本来因为城门又一次禁止通行,而颇为不耐烦,叫苦暗骂之声四起。
但一见是孙策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城门处。身后士卒打着“孙”字将旗整齐列队而出,却立刻调转了风口。
不仅多有欢呼雀跃之声,甚至还有跪地俯首叩拜为其祈福者。
城上的袁耀看着众生之相,立马想起了他穿越当天被雷劈了后,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