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这熟悉的声音,还有些迷糊的家丁方才松了口气,道:“原来是老爷,最近天凉,您当心风寒。”
说罢,才提着灯,晃晃悠悠接着去放水了。
余琛也趁此机会,操控纸人,提起木盒儿,快步离去。
等来到茅房,裤腰一解,冷风一吹,那家丁才激灵灵一个寒颤!
老爷?
老爷不是早死了么?
当即,浑身战栗,尿也不撒了,丢下灯笼,着急忙慌地躲回被子里,瑟瑟发抖!
第二日,赶紧上报了夫人。
后来,这灵异事儿从赵家宅子传开,被更多百姓所知晓。
大伙儿都说,赵老先生死后回魂,都仍痴迷于书本,不愧是作学问的一代名家!
阴差阳错之间,赵老先生的名声,更高更响了。
甚至后头衙门县太爷听了,都亲自去了趟明月陵,为赵老先生上了一炷香。
在外人看来,这赵先生有富足的钱财,有貌美的妻子,有体面的活计,本应当让人无比艳羡的才对。
只可惜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而等余琛真正弄明白这位教书先生隐藏着的秘密的时候,不禁哭笑不得。
原来,据那走马灯所见。
这教书先生姓赵,从小酷爱读书,无论是杂学还是正记,皆爱不释手。
这些画面,仿若碎片一般,在余琛面前一闪而过,虽不会事事都历历在目,但也让他对这赵先生的一辈子有了个大概了解。
而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十五年前,赵先生离开衙门后,进了公塾,娶了妻子,生了孩子。
回到土屋,紧闭门窗后,余琛方才从内景中取出度人经,展开。
顿时,卷首之处,烟熏灰字浮现。
【凡愿九品】
长大以后,赵先生考过科举,做过衙门主薄,最后在十五年前离开衙门,进了公塾,当了一名教书先生。
这一教,就是十五年。
此时此刻,余琛心头已有所猜测,大抵就是这外人看来都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私底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足以毁掉他的清誉,以至于死了以后,都还念念不忘,化作执念,被度人经所吸引。
同时,走马灯一般的教书先生的一生,在余琛眼前一掠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