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说:“差不多吧。最近两年台风也多,上次刮到这,把好几家苞米仓的盖都给掀了,大棚也塌了不少,损失不少钱呢。”
风能是个好东西,但风灾就不是了。
她准备向上级申请专业的风能技术团队来实地测算,如果可以达到安装条件,东沟的风能将大大增加东北地区的产电能力。
马车停在山脚下,大爷要从另一条路走了,与他道别后,陈宁溪走进青女山公园。
这里原本不是景区,镇上前几年为了丰富居民生活,由上级出资将青女山开发成适宜休闲锻炼的场所,铺设了石阶和扶手,山顶的青女像也进行维护。
走到山顶用了不到半小时,风势明显大了许多。
陈宁溪先观察一圈,青女山基本是东沟的最高处了,往远处望一面是海,三面环山,山势趋于平缓,视野开阔,拿出手机对着各个方位进行拍照,根据她的目测,这里是比较适合安装风力发电设备的。
正拍着照片,程桥北的电话过来了。
陈宁溪接了电话放在耳边,“喂?”
听筒里呼呼的风声,程桥北疑惑的问:“你在哪?”
陈宁溪说:“我出差了。”
陈宁溪喜欢这种氛围,相处起来也轻松,一扫烦躁的心情。
“没错,大家都是电力人!”
薛阳说:“跟我一样,我今年也二十二。”
陈宁溪看向薛阳,“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都参加工作三年奔着四年数了。”
常建刚琢磨下,怅然道:“我再有三年就退休了。”
“可别这么说,师傅。真正懂技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还得是像你这样的。我学的那些都是书本上的,有时候遇到问题,根本玩不转。”薛阳感叹,“我要是能有你一半本事,我在单位都横着走。”
常建刚哈哈大笑,“马屁拍得倒响,你也不怕让人笑话。”
“谁能笑话我,是吧,陈科长,咱们都是自己人。”薛阳朝陈宁溪一仰头。
陈宁溪提出过一个风电的方案,正好这次下乡的村镇靠海临山,一年四季的风能资源十分充沛,如果能在这设置风力发电,充分利用资源,岂不是白白大风刮来的钱。
负责输电线路维护工作的老技工师傅常建刚工作快三十多年了,这次下乡带着徒弟薛阳一起去,薛阳今年刚从电力学校毕业分到丹江供电公司,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