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心虚者又悄悄抹了把汗。
三楼处,作为登泰楼东家的孟列也凭栏而立,迎候着即将经过的队伍。
伴随着呼声和禁军开道声,太女銮车很快驶现。
似乎料到孟列会在此等候,车内重重帘幕被一只手打起,现出了一张骨相深刻的女子面容。
孟列神情一肃,连忙抬手,深深揖礼到底,直到那车驾驶远,才笑着直起身来。
李岁宁未再放下帘幕,一路看着沿途景象。
崔璟见状,恐她有什么交待,便将马往前驱近了些,来到她的车驾旁。
此情此景,让崔璟忽然想起了五年前的春日。
他结束了南边的战事,和常大将军一同返京,途中遇魏叔易遭遇行刺,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回来的她。
之后,他与她同路回京,不知她即是她,入城时,他的视线曾顺着一枝粉白海棠看向马车窗边的她,正如此时这样。
他实在很愚钝,竟然很晚才认出她。
还好,值得庆幸的是,未认出时,他便已经遵从内心的指引早早地站在她身边了,这或是他平生最值得骄傲的事。
李岁宁不知是否也想到了五年前回来时的情形,此际说话,只是与崔璟一笑。
她不笑时眉眼多沉静幽冷,笑时眸如星辰粲然。
崔璟便也露出笑意,静静伴在她身旁,与她一同慢慢往前走着,走向这场盛大的热烈中。
随着大典日期接近,各地受召赴京者陆续抵达京师。
此日,护送圣册帝一同回京的王岳与姚冉,及几名江都府中谋士,在骆家姐弟的陪同下,前去祭拜了骆观临。
祭拜罢,王岳一行人在回城路上,恰遇自淮南道而来的入京队伍。
淮南道各州刺史皆得召入京,此一行中,便有和州刺史云回,申洲刺史丁肃,楚州刺史沈文双,以及光州刺史邵善同。
除此外,还有安排完一切事务才姗姗来迟的王长史,以及江都刺史府中的几名官员。
刚在骆观临墓前哭过一场的王岳遂与王长史同行,上了王长史的马车。
二人皆姓王,又同在江都共事,常以本家相称。
车内,听着王岳的哽咽之言,王长史跟着洒泪之余,心中又觉感慨,他也是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