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是很忙的,地方州郡上表,并不会立刻得到处理。
要先到公车门投递后排队,等尚书台按顺序处理,决定是否接见,还是直接批复,听说至少等上三五个工作日。
理论上来说,如果曹操或荀彧不打算接见,直接书面给个批复,那诸葛瑾、陈登就得灰溜溜拿着回函直接回徐州了。
诸葛瑾等通知等得无聊,便打算在许县先逛几天。
汉朝的农作物,抗倒伏不够强,镰刀的刃口也不够锋利,于是诸葛亮拿韭菜试手时,韭菜直接就被扫得躺平了,
最后还得弯下腰去、用另一只手把韭菜扶起来割,所谓的“减少弯腰时间、护腰”,也就成了空话。
汉朝的“击鞠”就是后世的马球,球杆类似于高尔夫。诸葛亮当然没见过高尔夫,所以他只能想象成马球杆。
镰刀刀刃后面还带了一个网兜,可以兜住被割断的庄稼,一次性扫到一边,因为杆子长了,每次挥刀的攻击范围也大了好几倍,生产效率大增。
诸葛亮也颇好工巧,看到这镰刀时,他总觉得似乎太轻易了:如果此物真能提升那么多效率,为何古人就没想到做长曲柄镰刀呢?这种改良方向应该很容易想到才对。
“不行,这玩意儿适用的环境太苛刻了。寻常割稻、麦,需要一手扶住秸秆,一手收割,才不至于倒伏,此刀虽长利,但只可替代持刀之手,无法替代握秸秆那只手。”
显然,这种镰刀完全是诸葛瑾穿越前,刷到几个三农抖音视频,看到长曲柄镰刀可以护腰,就直接抄了一个。诸葛瑾又没种过田,结果就闹了笑话。
他并不知道,后世的农作物,都是经过反复育种、在抗倒伏特性方面强化过的,麦秸秆特别挺。加上后世冶金工业强大,镰刀的锋刃可以做得非常锋利,速度快一碰到茎秆就割断了,不用手扶。
大哥清单里还提到了一些养生食物,但没有现货,主要是生鲜之物不便长途运输。
这就需要用大哥指点的工具自行捕获了,也算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诸葛亮按照清单,从一堆箱子里先找到了一个“延绳钓”的钓具,还附了图纸和用法原理说明,以诸葛亮的聪明,很快看出这东西可以高效钓起沉底的大鱼,主要是鲈鱼和鳜鱼。
如今已是十月,水稻早就收割完了,不过院子外面还有些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