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陈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无以为报(新书求票求收藏求追更)(1/4)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章 陈登:玄德公如此厚恩,登无以为报(新书求票求收藏求追更)(1/4)

    陈登对刘备、后来对曹操的效忠,应该都是真心的。

    他一开始忠于刘备,当然是因为刘备救了徐州,而且当时献帝还没东归。

    后来接纳曹操,也是因为曹操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曹操、他已经代表了天子和朝廷,而且曹操的统治怎么说也比吕布要正统。

    只有对吕布,陈登是从头到尾谈不上真心效忠,但这也没问题——

    吕布入徐州时,完全不沾任何一点大义名分的边。既不是州牧邀请、保境安民;也不是代表天子、巡狩抚境;那就是纯纯的武力抢夺。

    只能说,后世很多人低估了建安最初四年里(196~199),“朝廷大义名分”的作用。

    在衣带诏事件发生以前,“听从朝廷号召”并不是坏事,刘备、陈登、孙策都听了。他们很多被后人视为“背主”的行为,事实上也完全不算——听从朝廷怎么能算背主呢?

    甚至在“曹操能不能被视为汉贼”这个问题上,也是应该分两段来看的。

    刚挟献帝之初的曹操,最多只能说他专权、作风粗暴、杀议官隔绝言路。衣带诏这个关键历史节点后,才算是彻底摊开了。

    ……

    诸葛瑾把刘备对简雍、陈登的善意,充分地表达清楚。

    见陈登果有些羞愧,似乎在动摇、试图下决心。

    诸葛瑾便准备推一把,拿出之前跟刘备商量好的条件之一,把陈登彻底拿下:

    “元龙兄,你是淮浦县人吧,淮浦如今还在玄德公手中。你的父老乡亲,都还是玄德公治下子民,你何不弃暗投明,共报朝廷呢。”

    诸葛瑾提到的淮浦县,了解前阵子战史的人,一定不会陌生——淮浦于淮河岸边,在淮阴下游、海西上游。

    之前他跟张飞突围去海西的路上,被袁军雷薄部发现,他就让士仁带着抛弃的船撤去淮浦。

    所以,诸葛瑾帮刘备守住并全取广陵的另一个蝴蝶效应,也算是显露出来了。

    哪怕陈登真是一个“纯粹的地方利益者”,那刘备好歹还实打实站着徐州一整个郡零几个县呢,而且脚跟扎得很稳,其中还包括了陈登的故乡。

    这种情况下,重新拉回陈登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跟历史同期那个丢掉全部徐州地盘、无家可归的刘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陈登果然颇为意动,但他思虑缜密,想了想还是提出几点难处:

    “玄德公仁义惠民,登岂能不知,登也愿为他效

本章第1页/共4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