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想当众审,这样不好暗箱操作,于是就说:“各位爱卿还有各自的事务要忙,散朝后各就各位,裴砚知交由你带回大理寺暂时关押,裴景修是原告,不应限制他的自由,录完口供可让其归家。”
他知道自己还是偏向了裴景修的,为了堵悠悠众口,又面向群臣问道:“朕这么说,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朝臣们齐声应答:“陛下英明,臣无异议!”
反正这事和他们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不祸及自身,傻子才多管闲事。
皇帝满意点头:“那好,那就委屈裴爱卿先去大理寺住几日吧,在此期间,都察院的一切事务交由右都御史全权负责。”
众人都沉默,裴砚知却突然开了口:“陛下,臣不愿意受这个委屈,臣有理由怀疑,宋妙莲之死是裴景修指使其妹裴玉珠所为,目的就是为了陷害臣,陛下若要将臣收监,也请将裴景修一并收监,否则不能让臣信服!”
皇帝和裴景修的心头皆是一震。
关于宋妙莲之死,裴景修并未透露太多,而裴砚知一直在宫里并不知情,他怎么一下子就猜到了真相呢?
他是蒙的,还是有什么证据?
皇帝稳了稳心神,问道:“你怎么知道是他指使的,你是他小叔,他为什么要陷害你?”
“因为我知道他的秘密。”裴砚知沉声道,“既然事情闹到这步田地,陛下也不必急着退朝,就让臣当着诸位同僚的面,把那个秘密说出来,到时孰是孰非,自有大家评判。”
“就是就是,让他回去,他若趁机销毁罪证怎么办?”
“放屁!”长公主指着对方破口大骂,“尔等见风使舵的蠢材,仅凭一面之词,就敢定二品大员的罪,可见平时审案有多不严谨,不知草菅了多少人命。”
好在他现在有了裴景修。
裴景修论才华论能力确实比裴砚知略逊一筹,可他听话,有野心,没原则,道德感没有裴砚知那么强烈,换句话说,就是更卑鄙更不择手段。
只要使用得当,会是一把比裴砚知还要锋利的刀。
皇帝胸有成竹地又叫了裴砚知一声:“裴爱卿,是或不是,你倒是说话呀!”
裴砚知还是一派淡然,面无表情地看向皇帝:“回陛下的话,臣确实带了宋妙莲回府,但今早臣出门时,宋妙莲并无异常,因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