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平县终究太小,没有教坊司,可惜。
县城中间还有一条河,有老叟钓鱼,只是看了一会儿,在那老者连续两次被鱼儿挣脱之后,宋言就忍不住叹息,欸,鱼钩,鱼竿,鱼线,装备太差了……若是有他在地球上的那一套装备,保管这条河别说鱼,便是连一只蝌蚪都别想活着。
可惜,后来管得严,不让电鱼了。
这样想着,不由笑出了声,惹来钓叟两个白眼。
不远处还有两个老者在争论着什么,大都是一些和案件相关的内容,争论到激烈处往往面红耳赤,彼其娘之,汝母婢也张口就来,若非顾忌读书人的体面,怕是会演变成西方议会那种场面,茶杯与鞋子齐飞,口水共长天一色。
估摸两人之前应该都是从事和刑狱有关的工作,似是注意到宋言一直在不远处旁听,一老者冲着宋言招了招手:“这位公子可是对律法感兴趣?”
老者眼神有些惊喜。
宁国蒙荫入仕和科举并行。
蒙荫入仕就是祖辈有功勋,后代可蒙荫为官,蒙荫入仕有才者不多,自从太宗开始就已经有意识降低蒙荫入仕官员的比例,上升空间一眼就能看到头。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高居庙堂之上,科举是唯一出路,同时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实际上就连不少勋贵之家对自己才能有把握的后代也会选择科举,一旦高中再有家族相助,前途不可限量。
只是科举,一考儒家经典,二考诗词文章,三考时事策论,四考杂学。
算学,律法,全都在杂学范围,虽在科考之内,但占比极少,这直接导致宁国学子对律法大多弃之如弊履,就算是能高中进士,外放做县令,县丞,甚至是直接进入刑部担任官员,可因对律法不甚了解,所有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以致不少案件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甚至是冤假错案丛生。
现如今好不容易有个少年郎对律法感兴趣,这让两位老头都是颇感欣慰。
“呃……”宋言愣了愣,他只是想看看这俩老头什么时候会打起来而已啊,不过两个老人家热切的目光,倒让他不好拒绝:“一般吧,只是恰好听闻一件案子,不知该如何判罚……”
“哦,说来听听!”两个老头来了兴趣。
“咳咳……”宋言清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