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打工人当人啊!
真的跟用过的抹布一样,说扔就扔。
之前跟濮淮左、白恒一起吃宵夜的时候,他俩还帮宋竹西从各种角度分析公司裁员的原因,宋竹西真是没想到啊,现实居然这么荒谬。
没想到,还有更荒谬的。
“不过,我碰到徐承夕不是正面,而是听到他在走廊里打电话。”组长说完问宋竹西,“你是不是有个大学同学,叫徐蔓夕?”
宋竹西点头。
沛城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宋竹西那届一共招了75个学生,分为两个班。
宋竹西所在的班级有38人,毕业差不多四年了,也没有组织过同学聚会,这三十来号人,大部分的名字和脸都在她的记忆里都模糊了。
唯独徐蔓夕,宋竹西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忘。
但组长这人是有个人魅力的,抛开某些真假不知的情感绯闻,仅就工作而言,宋竹西他们这组在她的带领下创造过不少辉煌战绩,最后连敏敏姐都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组长给人的感觉就剩了一个“冷”,不苟言笑,不好接近。大家不自觉地就会跟她保持距离,她也从不试图打破这种距离。
组长转头看向宋竹西:“你怎么看?”
宋竹西摇头,没说话。
组长忽然说:“一会儿有安排吗?没有的话,我请你们俩吃饭吧。”
公司里的很多小道消息、八卦等,宋竹西也都是从邹菱这里听说的,比如眼前这位组长的。
组长是在宋竹西进公司之前,从另一家体量稍微大一点的公司跳槽过来的。据说是在那边受到了排挤,本来应该升经理的,却被别人空降。
有趣的是,来到这边,也算是空降,取代了原本有机会升职的老员工敏敏姐。为此,敏敏姐和组长闹过不少不愉快。
宋竹西拿着奶茶,和邹菱一起往外走,疲惫地安慰她:“别气,气坏自己不值得。”
说着拆了吸管,“啪”一声扎进封口。
还没送到嘴边,就被邹菱一把拿走了,连带着她自己的那杯,一起丢进了电梯旁的垃圾桶里。
宋竹西和邹菱对视一眼,挺惊讶的。
她俩同龄,不过邹菱是一毕业就到这家公司工作了,俩人关系好,是从宋竹西帮她解决了一个小危机开始的。
俩人一听组长这语气,就知道表达的是什么,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邹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