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家境贫困了,鲁秋生的爷爷奶奶也舍不得让孙子受委屈,物质上,两老尽最大努力满足孙子。鲁秋生的姐姐鲁春花也被教育成万事以弟弟为重,九年义务教育完就回家挣钱,要攒钱供弟弟以后上大学。只是鲁秋生本从小成绩只在中等,小学五六年级时,开始沉迷游戏,经常逃课跑去游戏厅玩单机游戏,中考分数离尚海最差的高中录取分数线差了将近七十多分。
鲁爷爷奶奶望孙成龙,不想孙子进职高没前途,四处找关系,求爹告奶。鲁爷爷的门房兄长动了恻隐之心,找了在教育局当副局长的门生说情,将鲁秋生送进了一所二流高中。
二流高中学校校长很有进取心,想让学校跻身进一流层次,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全部寄宿,只有星期六下午放学,学生才能离开学校回家,到星期天晚上,又必须返校夜自习。关在那种封闭学校,想逃课是没有一丝机会,教师抓得严格,学生除了读书写试卷,没任何娱乐偷看小说玩游戏的机会。高中三年,鲁秋生安安分分读完。
不过,即便如此,他高考成绩还是不理想,在班里排名倒数,离本三分数还差十几分,为让鲁秋生上大学,爷爷奶奶又找了门房兄长。门房兄长腆着脸再次去找自己当副局长的学生,花了笔巨款进了一所不错的民办二本大学。
鲁秋生人生跟卢秋相比,差太多了,卢秋靠自己的奋斗,成为草根族中的人生赢家。
卢秋出身没鲁秋生幸运,没生在大城市,出生在华国中部山沟一个小山村里。他的父母倒不重男轻女,只小山沟里九零年前计划生育不到位,家家不避孕,一口气生了四个孩子。卢秋排第三,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孩子一多,为抚养大他们,卢秋的父母走出山沟外出打工。为省路费,夫妻两三四年才会回家过一次年,跟孩子父母亲人团聚。平时,四个孩子就扔给老人照料。
卢秋的哥哥,姐姐初中毕业也跟父母一样,到南边沿海大城市打工挣钱。妹妹读到了高中没考上大学,复读两年还是没考上,只好走哥哥姐姐相同的打工生涯。卢秋是卢家的另类。
卢秋五六岁时,心里就模糊有了读书做人上人的概念,七岁上小学后学习非常用功,他的智商比同龄人出众,在小学初中一直保持全校第一的好成绩,中考以正好达到切块录取分数幸运地进了省城重点高中就读。有了良好师资条件,卢秋越发刻苦,高考考上魔都一所211大学。
卢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