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温泉眼(2/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四十一章 温泉眼(2/3)

石头给压着,被我们把凿开了。”

    工程队长说出了自己发现的结果。

    郑无忧走正在冒热水的温泉眼,用手触摸着混合着泥浑浊却温热泉水道:“哦,那你们有在旁边继续开凿吗?”

    工程队长:“我们试过了,其他地方都是坚硬的岩石而且不存在裂缝。”

    郑无忧道:“还有其他的泉眼了吗?”

    工程队长:“这个不确定,但是目前发现的就只有这里。”

    郑大钱疑惑道:“可是,我们这里怎么会有温泉啊?”

    郑无忧点了点头,这疑问同样出现他的心里。

    工程队长是个年纪四十多岁的中年,常年在外面做工地见多识广的他,开口道:“温泉的形成一般而言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火山活动过的死活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份会沸腾为蒸气。多为硫酸盐泉。

    二则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热水上升后愈接近地表压力则逐渐减少,由于压力渐减而使所含气体逐渐膨胀,减轻热水的密度,这些膨胀的蒸气更有利于热水上升。上升的热水再与下沉较迟受热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静水压力差)反复循环产生对流,在开放性裂隙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热水即可源源不绝涌升,终至流出地面,形成温泉。

    温泉热浴不仅可使肌肉、关节松弛,消除疲劳;还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

    此外,大多数温泉中都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温泉中的碳酸钙对改善体质、恢复体力有相当的作用;而温泉所含丰富的钙、钾、氡等成分对调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则可软化角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软化肌肤的效果.

    水温超过20℃的

本章第2页/共3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