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手心处,之后只能转换经脉倒流向体内。这时内力的运行,就由加速出剑变成了阻碍出剑,如此便能抵消掉剑上携带的动能,使得刚出了一半的剑可以瞬间顿止。而施展“追剑劲”时,内力运行的时间稍稍晚于出剑,这就使得剑上带有了一前一后两股力道。前一股是手臂肌肉产生的力道,后一股则是内力产生的冲力。
想明此节,周易不禁对创立三才剑法之人心生钦佩。若非是对内力有着深刻理解之人,绝难创出如此运转内力之法。与之相比,自己使用内力时,只会操纵着内力在经脉中横冲直撞,全然不讲究时机与节奏,就粗糙得有如庄稼把式了。
受这方法的启迪,周易翻过头来再看自己的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顿时发现以前觉得已经弄明白的地方,其实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用意。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也隐隐有了解析的思路。一时间周易灵感迸发,他不敢轻易试验其中对错,只是将这些想法牢牢记下,再继续思索后面的招式。
有了内力运行能够带动肢体的领悟,周再看小三才剑的中间九招,只是略微思索便豁然贯通其理。因为这九招的原理,皆是在运用内力流动产生的冲力,只是三招在手,三招在脚,三招在腰腹。比如原著中出现的第一招有名字的招式——跌扑步,就是利用内力运行产生的冲力在足部形成反推之力,使得要跌倒之人能够违拗常理的变跌倒为站立,诱骗敌人以为他重心失衡。
将这九招剑法一一验证之后,周易又去钻研最后的九招剑法,但这回他却毫无头绪。他能够想到这最后的九招当和穴位有关,但其中各种要诀却俱是无量剑自家的俗语。换个无量弟子来可能一说就懂,但对于外人来说却不啻于密码暗号了。
将最后九招翻来覆去的看了十几遍,周易依然不得要领,当他不甘心的合上秘籍后,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天色竟然早已放亮。
收藏方便阅读http://m.39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