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他头戴斗笠,身披麻衣,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准绳。他的脸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看上去有一丝憔悴,但是他的眼睛里却时刻透露着坚毅的目光。
滔滔江水滚滚而来,惊涛骇浪拍打在山崖之上,曾经的家园在瞬间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水咆哮着,怒吼着似乎要把所有的一切全部吞没,连山都在颤抖,而他,依然面无惧色岿然不动,屹立在高山之巅。天空中电闪雷鸣,乌云压顶,狂风席卷而来,大地万物鬼哭狼嚎,哀声四起,挣扎在生死的边缘。
他想起了他的父亲。
当洪水蔓延到整个华夏大地之初,鲧(gun)欣然接受了这一艰巨而又伟大的使命。治水,是摆在华夏民族的头等要务,在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鲧从人群之中站了出来,尽管尧帝对鲧并不信任,却无人可堪此大任。鲧,修坝筑堤,历时九年,经千辛历万苦,鞠躬尽瘁。可是,洪水依然如故,摧古拉朽一般捣毁大坝,冲破河堤,生林涂炭。尧帝大怒,鲧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被发配至羽山。离开了治水工程,来到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羽山,鲧心痛万分,百思而不得解,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修筑坚实的大坝,厚实的河堤都阻挡不了洪水的侵袭?鲧心有不甘,却是无力回天,带着愤懑和不甘孤单的死在了羽山。
舜帝继位,洪水肆虐,民不聊生。问天下,谁人敢治理洪水!
鲧因治水不利死于羽山,这天下还有谁敢担此重任。
鲧的儿子,禹,深知治水之道,为人谦和,集思广益,被群臣推举为新一任治水之首。
天下人是真心对待他们父子吗?当鲧因治水失利而被发配之时,可曾有人求情?又有谁会记得,鲧是孤独的死在了羽山之中。
尽管如此,宁让天下人负我,不让我负天下人。
这个身高九尺的男人,不畏艰险,屹立在高山之巅,望着这洪水猛既然挡不住,那就任你东流。他右手一挥,大吼一声,那声音竟盖住了滚滚天雷。
要想疏通河道,引之入海,必须实地勘擦地形地貌。他一手拿着准绳一手拿着规矩,带着伯益和后稷率领各地民工,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原本风度翩翩的公子,如今黑的发亮。
现如今他脚下的山,名叫当涂山。暴雨倾盆,他风雨兼程一时不敢怠慢,只为记下这山情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