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章 序(没兴趣的书友可略过)(4/6)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0001章 序(没兴趣的书友可略过)(4/6)

镊中,我们就可能制备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系统的量子叠加态。

    这种量子叠加态与薛定谔当年提出的薛定谔猫态就几乎一模一样了。

    在这篇论文发表不久,美国德州奥斯丁大学的李统藏等人就在实验上实现了对微米小球的光镊操控和测量。

    一年后,同一个组又把小球的温度冷却到了1.5毫开尔文。

    这一系列的实验证实了,把病毒冷却到接近量子基态,然后制备出薛定谔猫态是可行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冷却到量子基态,然后用病毒代替微米小球,制备出薛定谔猫态来。

    有了薛定谔病毒之后我们能做什么呢?让我们来完成量子自杀这个疯狂的实验吧。我们可以用激光来杀死处于薛定谔病毒态中“死”态的病毒,然后重复制备薛定谔病毒态,再用激光杀死处于“死”态的病毒。

    多次重复后,至少在实验室里这个狭小的量子世界中,可以找到一个“永生”的病毒。

    这就是多重世界的理论基础,并且在实验室中得到了证实。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笔者写的《娱乐科技之克隆》这本书并不是穿越小说,而是基于量子学说的两个世界的沟通和来往。

    然而,这两个世界运行轨迹是完全一致的吗?

    不会。最起码是有微小差别的,否则就不会有一个世界里的你死了,而另一个世界里的你还活着。

    为什么?

    要说明这个问题,还要从两个概念说起。

    一是“量子纠缠”,另一个是“量子脱散”。

    所谓的量子纠缠的概念是这样的,往往一个由多个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状态,无法被分离为其组成的单个粒子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粒子的状态被称为是纠缠的。

    纠缠的粒子有惊人的特性,这些特性违背一般的直觉。

    比如说,对一个粒子的测量,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包立刻塌缩,因此也影响到另一个、遥远的、与被测量的粒子纠缠的粒子。这个现象并不违背狭义相对论,因为在量子力学的层面上,在测量粒子前,你不能定义它们,实际上它们仍是一个整体。不过在测量它们之后,它们就会脱离量子纠缠这种状态。

    而所谓的量子脱散呢?

    解释这个概念还要由薛定谔提出的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说起。

    薛定谔提出薛定谔猫的思想实验以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才开始真正领会到,上述的思想实验,实际上并不实际,因

本章第4页/共6页,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页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