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送上门的肉又来了【求追读】(3/3)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6章 送上门的肉又来了【求追读】(3/3)

胖大婶又选了几样,他胡乱报了个低价,收了钱,便挑起货担,朝着右边的小路走去。

    当然,他用来“借”的不是口,而是拳头。

    不远处,一户村民家的柴门被推开,一个胖大婶喊道,“货郎,你那儿可有驱蛇虫的药?”

    吴老二停下来,“有。”

    闻言,胖大婶有些动心,“好罢,你等会儿,我再看看。”

    趁她专心挑拣东西,吴老二又故作随意地问,“大姐,你们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可多么?我这里还有些小娘子们爱用的胭脂水粉,头绳发带,去哪家卖会比较好卖一点?”

    吴老二挑着货担走过去,胖大婶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解开,边数着钱,边打量着吴老二,道:“奇怪,往常来我们村的货郎不是你,你看着……面生得很。”

    獐头鼠目,眼神飘忽,有些不似个好人。

    所以吴老二才选择了扮做货郎,毕竟货郎总是在各个村庄乡镇中来来往往,即便村民们不识得他,也不会产生多少疑心。

    至于这货郎担,他是找一个相识的货郎借来的。

    “怎么这么贵!”胖大婶惊讶,“别人都只卖五文!”

    吴老二改口道:“你听错了,我说的是四文。”

    “那过来吧,我要两包。”

    胖大婶问,“多少一包?”

    吴老二随口道:“十文。”

    因为交通不便,市集又得等到初一十五才有,在没有赶集的日子中,有些人便会挑着货担,往来于周边的村庄,向村民们售卖一些日常所需品,这样的人被称为货郎。

    “糖果花生、针头线脑、胭脂水粉……”吴老二继续吆喝。

    一般的村庄因为人员流动少,家家户户都彼此极为熟悉,若是突然出现一张生面孔,便很容易引起村民们的注意。

    收藏方便阅读http://m.39j.net
上一页 回书页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大小

日点击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