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尔看着自己的部下们,接二连三地连人带马一起被射杀,这才意识到,对面的华夏军队火力有多么恐怖。
尽管,战局凶险,巴特尔却显得毫不惊慌,一副无比淡定自若的样子。
越是战局凶险,越需要指挥官保持冷静,只有在冷静的情况下,才能快速思考出正确的抉择。
此时此刻,巴特尔开始思考,到底是在该继续策马冲锋,还是该命令部下们撤退。
经过思考后,巴特尔决定,率领整支骑兵营继续策马冲锋。
原因无他。
巴特尔的上级——阿拉坦仓(蒙古男人的姓名),是一位很残暴的兴安军骑兵团团长,不仅仅对平民残暴,对自己人也是同样残暴。
不久前,阿拉坦仓的精神受了点刺激,原本就脾气不好的阿拉坦仓,变得更加脾气不好。
巴特尔知道,如果,损兵折将的同时战败而归,很有可能会在回去后被阿拉坦仓下令处死。
眼下看来,唯有继续策马冲锋,说不准儿还能侥幸取胜,只要自己没有战败而归,就有可能在回去后不被处死。
随着时间渐渐向后推移,越来越多的兴安军骑兵永远倒下,最终,就连巴特尔胯下的战马,也被射杀。
失去了战马的巴特尔,看着四周全部是惨死在战场上的部下,一个还活着的部下都见不到,瞬间陷入了绝望。
很快,王安便率领近百名华夏军人,将巴特尔围住。
巴特尔见状,便向上举起了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姿势,从此沦为了战俘。
918事变后,一部分蒙古族居住地区被扶桑国征服,扶桑人为了更好地维护在关外的统治,便招募了蒙古族伪军。
世人将抗战时期的蒙古族伪军,称呼为——兴安军。
众多马蹄踩踏地面的声音,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感觉,只有正规军的骑兵才能在行进时如此整齐划一。
附近一带的华夏抗日武装,可没有骑兵。
根据排除法,大概率,不远处出现了日伪军的骑兵。
随着时间渐渐流逝,马蹄声越来越近。
又过了不一会儿后,数百名骑在马背上的伪军,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伪军们穿着兴安军的军装,军帽上的军徽标志,也是兴安军风格的军徽标志。
“王团长,您为了酒台县城军民的安危,常常视察我们的巡逻工作,身居高位却常常与一线官